基于回音壁模式准柱形腔的小型动态可调谐光学群延迟线原理与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77520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Optical delay line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in applied fields such as microwave photonics (microwave phase delay in optically controlled radar) and high speed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data synchronization, optical buffering, mode characterization). To solve the bottlenecks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delay line such as “bandwidth-delay limitation”, dispersion, and tunability, we develop a miniature dynamic tunable optical group delay line system us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mode field distributions and stable coupling feature of quasi-cylindrical resonator. The system employs the resonator-taper coupling system as a key element and combines some tunable methods, i.e., piezo-electric effect, nonlinear optical Kerr effect, and thermal-optic effect, to realize a zero-dispersion, large delay, low loss, minimal effective speed of light, and dynamic tunable miniature group delay line system. . This project constructs the mode field distributions and the delay features of a quasi-cylindrical resonator based on wave optics and quantum mechanics. Also,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 group delay line system involving its fabrication, detection, tuning, and dynamic switching, studies the effect of tenability on group delay, and achieves a tunable and dynamic optical group delay lines. Finally, we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system construction, fabrication, dynamic control, and delay measurement of optical group delay lines in a quasi-cylindrical resonator.
光学延迟线在微波光子学(如光控雷达中的微波相位延迟)和高速光学信号处理(如数据同步、 光学存储、 模式识别)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为解决光学延迟线领域的瓶颈问题,如:“带宽-延时局限”、色散、可调谐性等,利用准柱形腔独特的模式场分布与稳定的光耦合特性,研制一种小型动态可调谐光学群延迟系统。采用准柱形腔-锥形光纤耦合系统作为关键部件,结合压电效应、克尔非线性效应、热光效应等调谐手段有效实现一种近零色散、大延迟量、低损耗、可调谐,并且能够动态开关的小型群延迟线系统。. 基于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建立准柱形腔模场分布及延迟特性理论模型。搭建群延迟线加工、检测、调谐及动态开关系统,探索压电效应、克尔非线性效应、热光效应、电光效应等调谐手段对延迟量的影响,实现一种可调谐和动态可控的光学群延迟线。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基于准柱形腔光学群延迟线的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加工,动态控制、延迟测量的理论

结项摘要

光学延迟线在微波光子学(如光控雷达中的微波相位延迟)和高速光学信号处理(如数据同步、 光学存储、 模式识别)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为解决光学延迟线领域的瓶颈问题,如:“带宽-延时局限”、色散、可调谐性等,利用准柱形腔独特的模式场分布与稳定的光耦合特性,研制一种小型动态可调谐光学群延迟系统。采用准柱形腔-锥形光纤耦合系统作为关键部件,结合压电效应、克尔非线性效应、热光效应等调谐手段有效实现一种近零色散、大延迟量、低损耗、可调谐,并且能够动态开关的小型群延迟线系统。. 基于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建立准柱形腔模场分布及延迟特性理论模型。搭建群延迟线加工、检测、调谐及动态开关系统,探索压电效应、克尔非线性效应、热光效应、电光效应等调谐手段对延迟量的影响,实现一种可调谐和动态可控的光学群延迟线。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基于准柱形腔光学群延迟线的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加工,动态控制、延迟测量的理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
Label-free nanoparticle sensors based on a triple-layer-coated microsphere structure
基于三层涂层微球结构的无标记纳米粒子传感器
  • DOI:
    10.1016/j.matlet.2019.01.037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Mengyu;Jin Xueying;Li Fei;Cai Bolin;Yu Yang;Sifan Zeng;Wang Keyi
  • 通讯作者:
    Wang Keyi
Numerical research on whispering-gallery modes in a triple-layer-coated microsphere resonator
三层涂层微球谐振器回音壁模式的数值研究
  • DOI:
    10.1007/s11801-018-8056-3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Wang Mengyu;Jin Xueying;Wang Keyi
  • 通讯作者:
    Wang Keyi
Whispering-gallery modes in a triple-layer-coated microsphere resonator for refractive index sensors
用于折射率传感器的三层涂层微球谐振器中的回音壁模式
  • DOI:
    10.1016/j.optcom.2018.06.017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Wang Mengyu;Jin Xueying;Li Fei;Cai Bolin;Wang Keyi
  • 通讯作者:
    Wang Keyi
Dispersion engineering of a microsphere via multi-layer coating
通过多层涂层进行微球的分散工程
  • DOI:
    10.1364/ao.56.00802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pplied Opt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Jin Xueying;Wang Jing;Wang Mengyu;Dong Yongchao;Li Fei;Wang Keyi
  • 通讯作者:
    Wang Keyi
An amplitude and phase hybrid modulation Fresnel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幅度和相位混合调制菲涅尔衍射光学元件
  • DOI:
    10.1016/j.optcom.2017.12.023
  • 发表时间:
    2018-04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Li Fei;Cheng Jiangao;Wang Mengyu;Jin Xueying;Keyi Wang
  • 通讯作者:
    Keyi 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音叉光纤探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子学报Vol.34 No.z1. p95,(2005 )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柯燕*;王克逸
  • 通讯作者:
    王克逸
用于大视场目标定位的复眼系统标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方;王克逸;闫佩正;吴青林
  • 通讯作者:
    吴青林
基于目标定位的簇眼系统标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光电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方;王克逸;闫佩正;吴青林
  • 通讯作者:
    吴青林
掺杂银纳米粒子对偶氮聚合物光致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学学报,已接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建军*;周京利;王克逸;张其
  • 通讯作者:
    张其
多通道大视场目标定位仪的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方;王克逸;吴青林
  • 通讯作者:
    吴青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克逸的其他基金

基于复眼的大视场面形测量原理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6127501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偏振调控技术实现偏振光直写原理研究
  • 批准号:
    5087525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偶氮聚合物光致异构转化的近场观察和定量分析
  • 批准号:
    6037700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平面薄膜波导近场光共振增强技术原理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69878026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