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管状结构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的XAFS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U1532110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202.上海光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Since the discovery of carbon nanotube (CNT) by Iijima in 1991, nanotubular materials, which contain pure inorganic, organic or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components, have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s owing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uch areas as the optics, electronics, magnetism, catalysis, molecule and ion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sensors etc. Th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XAFS) spectroscopy allows u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coordination numbers and interatomic distances around the X-ray-absorbing atoms, thus provides a unique advantage on studying the guest-host interactions of the nanotubular materials. In this project, we shall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series of novel nanotubular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 phosphonates. Further, the XAFS technique will be employed to study the change of the metal coordination number, geometry, 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the metal-ligand bond distances during the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the guest molecules. This work will promote our understanding in the guest-tubewall interactions in confined nanotubular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 phosphonates, and also promote the exploration of new functional hybrid materials with molecular and ion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roperties.
自从1991年Iijima等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材料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制备新颖的无机、有机及有机-无机杂化型纳米管状结构材料,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客体分子或离子在受限管道中的行为,对于开发新颖的光电磁材料、催化材料以及识别、输运和传感材料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技术可以给出有序或无序体系中吸收原子近邻配位原子的种类、距离、配位数和无序度因子等结构信息,因而在研究管道结构中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项目拟设计合成一类新型的具有一维管状结构的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借助XAFS技术跟踪测量客体分子脱附/吸附过程伴随的金属离子配位环境的变化, 深入认识受限管道中客体分子与管壁的作用情况,探索具有分子识别和离子传输等功能的新型管状结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结项摘要

自从1991年Iijima等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材料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制备新颖的无机、有机及有机-无机杂化型纳米管状结构材料,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客体分子或离子在受限管道中的行为,对于开发新颖的光电磁材料、催化材料以及识别、输运和传感材料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技术可以给出有序或无序体系中吸收原子近邻配位原子的种类、距离、配位数和无序度因子等结构信息,因而在研究管道结构中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项目合成了手性(S)-和(R)-苯乙氨基甲基膦酸(pempH2)等多种有机膦酸衍生物,与过渡金属或稀土离子组装出20多个新颖的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其中10个具有单一手性的管状结构。以(R)-Mg(pemp)(H2O)2为例,通过电喷雾质谱等手段深入研究了金属有机膦酸管状结构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纳米管“自下而上”直接生长的机理,发现pH和温度能够可逆调控纳米管被压扁和重新恢复。获得首例同时具有手性、变磁性和选择性一氧化氮吸附性能的铁有机膦酸管状材料,借助上海光源的XAFS技术证实脱水化合物(R)-Fe(pemp)在限域空间内对NO分子吸附和脱附过程伴随着金属离子氧化态、配位数和配位键长的变化,结合其它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研究了限域空间内NO分子的存在方式及可能的中间态,探讨了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述工作为探索具有分子识别和离子传输等功能的新型管状结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提供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omochiral Erbium Coordination Polymers: Salt-Assisted Conversion from Triple to Quadruple Helices
同手性铒配位聚合物:盐辅助从三重螺旋转变为四重螺旋
  • DOI:
    10.1021/acs.cgd.8b00421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Crystal Growth & Design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Xu Yan;Bao Song-Song;Huang Xin-Da;Zheng Li-Min
  • 通讯作者:
    Zheng Li-Mi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eversible Expansion and Shrinkage of Magnesium-Based Homochiral Metal-Organic Nanotubes
镁基同手性金属有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及可逆膨胀和收缩
  • DOI:
    10.1002/chem.201603776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Liu, Min;Feng, Jian-Shen;Zheng, Li-Min
  • 通讯作者:
    Zheng, Li-Min
Proton Conductivities Manipulated by the Counter-Anions in 2D Co-Ca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二维 Co-Ca 配位框架中反阴离子操纵的质子电导率
  • DOI:
    10.1002/ejic.201600203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Bao Song-Song;Wu Yu-Xuan;Li Nan-Zhu;Zheng Li-Min
  • 通讯作者:
    Zheng Li-Min
Chiral expression from molecular to macroscopic level via pH modulation in terbium coordination polymers.
通过铽配位聚合物中的 pH 调节从分子到宏观水平的手性表达
  • DOI:
    10.1038/s41467-017-02260-2
  • 发表时间:
    2017-12-14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Huang J;Ding HM;Xu Y;Zeng D;Zhu H;Zang DM;Bao SS;Ma YQ;Zheng LM
  • 通讯作者:
    Zheng LM
Iridium(III)-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Multiresponsive Luminescent Sensors for Fe3+, Cr2O72-, and ATP2- in Aqueous Media
基于铱 (III) 的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水介质中 Fe3 、 Cr2O72- 和 ATP(2-) 的多响应发光传感器
  •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2513
  • 发表时间:
    2018-02-05
  • 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Fan, Kun;Bao, Song-Song;Zheng, Li-Min
  • 通讯作者:
    Zheng, Li-M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北京城市居民通勤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斌;郑丽敏;于慧丽
  • 通讯作者:
    于慧丽
环形镧系分子簇合物的组装与单分子磁体性质
  • DOI:
    10.6023/a1909033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海权;郑丽敏
  • 通讯作者:
    郑丽敏
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党维鑫;郑丽敏;顾晓颋;董庆利
  • 通讯作者:
    董庆利
北京大型居住区居民通勤行为对比研究——以望京居住区和天通苑居住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斌;于慧丽;郑丽敏
  • 通讯作者:
    郑丽敏
抽样方法比较研究:以北京市居民通勤时间调查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慧丽;么贵芬;郑丽敏;孟斌
  • 通讯作者:
    孟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丽敏的其他基金

光热响应型磁光双功能稀土蒽基配合物研究
  • 批准号:
    2227303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光热响应型磁光双功能稀土蒽基配合物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晶态及螺旋结构手性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 批准号:
    9195610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层状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及其低维材料研究
  • 批准号:
    2173100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9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手性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研究- - 从分子手性到宏观螺旋
  • 批准号:
    2137109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Co-Ln异核分子磁性化合物的XAFS研究
  • 批准号:
    1107902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功能金属有机膦酸杂化材料的构筑
  • 批准号:
    9092200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有机膦(磷)酸仿生界面的组装及其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批准号:
    2077503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有机膦酸多孔配合物的自组装和性质研究
  • 批准号:
    29901003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