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近交衰退及其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批准号:
31170621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负责人:
李火根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610.林木遗传育种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博、胥猛、边黎明、李博、姚俊修、潘文婷、袁晓峰、罗群风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近交衰退为自然界普遍现象,但其遗传机理不明,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林木多为异交,世代周期长、遗传负荷高、近交衰退严重。鹅掌楸为我国珍稀濒危树种,现存的天然种群规模小,极易发生近交,从而使鹅掌楸天然种群濒危程度加剧、甚至绝灭。针对此,本项目以筛选影响子代适合度的隐性致死基因为切入点,从DNA分子水平探索鹅掌楸近交衰退机制。首先,以各类人工近交组合子代为材料,通过定量分析各类近交子代的衰退表现,揭示近交衰退的影响因素及动态趋势;同时,利用高通量EST测序大规模开发EST-SSR分子标记;通过比较多个亲本及其自交子代的SSR基因型,鉴定候选的隐性致死基因片段;然后,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择单拷贝基因,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克隆隐性致死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在此基础上,以鹅掌楸天然群体为样本,分析其种群大小与近交水平,评价其近交衰退的风险,并提出鹅掌楸天然种群的保护策略。
英文摘要
近交衰退为自然界普遍现象,但其遗传机理不明,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林木多为异交,世代周期长、遗传负荷高、近交衰退严重。鹅掌楸为我国珍稀濒危树种,现存的天然种群规模小,极易发生近交,从而使鹅掌楸天然种群濒危程度加剧。本项目从DNA分子水平探索了鹅掌楸近交衰退机制。通过交配设计获得鹅掌楸各类杂交组合子代58个,子代苗木3.2万株。以各类人工近交组合子代为材料,定量分析了鹅掌楸近交衰退程度;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开发出2862对鹅掌楸EST-SSR引物。通过比较多个亲本及其自交子代的SSR基因型,初步鉴定出2个与鹅掌楸隐性致死基因相关的位点,初步总结出鹅掌楸近交衰退机理;定量分析了鹅掌楸天然种群空间遗传结构与近交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鹅掌楸天然种群的保护策略。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林业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胥猛;冯源恒;徐嘉娟;李火根
通讯作者:李火根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林业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王龙强;边黎明;姚俊修;施季森
通讯作者:施季森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林业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潘文婷;姚俊修;李火根
通讯作者:李火根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姚俊修;李火根;边黎明;施季森
通讯作者:施季森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广西植物
影响因子:--
作者:杨章旗;袁晓峰;叶靖;李火根
通讯作者:李火根
基于等位基因非平衡表达的鹅掌楸属生长量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 批准号:3237191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0.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3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调控鹅掌楸叶形发育基因的发现与功能鉴定
- 批准号:3177071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7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鹅掌楸属种间遗传分化及其与适应性分歧之间的关系
- 批准号:3147066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鹅掌楸属种间杂交过程中的配子选择机制
- 批准号:3097239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5.0万元
- 批准年份:2009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鹅掌楸属种间渐渗杂交及对鹅掌楸遗传系统的影响
- 批准号:3077174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5.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木材品质性状的非线性育种
- 批准号:3987062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0.0万元
- 批准年份:1998
- 负责人:李火根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