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GHz ILC/ERL超导高频腔输入耦合器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
1097514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负责人:
潘卫民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2801.加速器物理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光伟、马强、林海英、黄彤明、曾日华、赵光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输入耦合器是ILC/ERL加速器中1.3GHz高频腔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具有很强的技术综合性,涉及到包括微波技术、低温技术、机械工程、真空技术、材料学、表面处理等诸多技术领域。其中,涉及微波场传输的耦合、电子在强微波场中与陶瓷相互作用、陶瓷表面镀膜的控制等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工艺,一直是国际上加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在多种加速器装置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本项目旨在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测试研究,对核心物理机制和关键工艺技术深入研究,对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给出其物理模型,根据物理机制优化耦合器的结构设计和传输特性,同时模拟耦合器的热分布、热/机械应力分布,设计耦合器的制造工艺。采用国际合作方式,利用国外的技术交流和高功率测试设备,积累实验测试数据,指导我们我们的技术研究及设计优化。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人才队伍,推动国内相关新技术的发展,提升科技竞争能力。
英文摘要
输入耦合器是ILC/ERL加速器中1.3GHz高频腔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具有很强的技术综合性,涉及到包括微波技术、低温技术、机械工程、真空技术、材料学、表面处理等诸多技术领域。. 本项目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测试研究,对耦合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基于此完成了耦合器的高频结构设计和优化;对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等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耦合器的热分布、热/机械应力分布,完成了耦合器的机械设计和工程设计。同时,结合国内现有工业基础,研究并攻克了窗体焊接、波纹管镀铜、内导体电子束焊接等关键工艺技术。. 这是我国研制的首只1.3GHz双窗、脉冲波型超导腔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将来国际直线对撞机、ERL光源的建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储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nd Astronomy
影响因子:--
作者:高杰;翟纪元;潘卫民;李少鹏;孙毅
通讯作者:孙毅
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1067514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0.0万元
- 批准年份:2006
- 负责人:潘卫民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