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全氟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分配行为与微观机制

批准号:
2107706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负责人:
祝凌燕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607.环境毒理与健康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JonathanW·Martin、田胜艳、宋晓静、张义峰、赵丽霞、杨丽萍、方淑红、曾毅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已被列入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虽然PFCs在环境和生物体中的分布特征和环境行为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于PFCs在沉积物中分配行为了解甚少,亟需开展相关的研究。本项目将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模拟的方法,重点研究(1)典型PFCs在沉积物/水相之间的分配行为;(2)PFCs在沉积物不同级分组分上的分布规律和吸附解吸行为;(3)沉积物中自由态和结合态PFCs的分布规律。此项目的完成,将有助于阐明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水化学条件和PFCs的化学结构对PFCs在沉积物/水相分配行为的影响;探索沉积物中控制PFCs分配的关键因素和内在机制;揭示PFCs在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效性和锁定机制,为正确评价水体和沉积物中PFCs的生态风险、制定相关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本项目通过现场采样调查结合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全氟化合物(PFASs)在环境中的分配行为、迁移转化机制及其生物有效性,已达到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太湖和辽河的水、沉积物中PFASs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调查显示,PFOA和PFOS是太湖水样中主要的PFASs,PFHxS是辽河水样中最主要的PFASs,其次是PFOA;两个流域沉积物中PFOS和长链PFCAs(全氟烷基酸)浓度远远高于水样中浓度。2)水生生物的营养级和摄食习惯是影响PFASs生物积累的主要因素,头和肝脏或内脏器中PFASs浓度高于肌肉,全氟癸酸等长碳链PFASs可以被生物积累。3)疏水作用是控制PFASs在沉积物中分配的主要作用,其他作用(如静电作用、氢键)对短链PFASs在沉积物上的分配有较大影响,碳链长度和官能团都会影响PFASs在沉积物各粒径中的分配和解吸。4)腐殖质对PFHxS和PFOS的吸附能力远低于一般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腐殖质中的脂肪族成分对PFSAs的吸附起着重要的作用。PFHxS在腐殖质上具有明显的解吸滞后现象,而PFOS的解吸滞后现象却不明显。5)三种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土、赤铁矿)对四种PFASs吸附强弱顺序如下:PFHxS ≈ PFOS PFOA > PFHxA。三种粘土矿物对同一种PFAS的吸附能力相差不大。溶液化学参数对PFOS在三种矿物质上的吸附影响较大,而对其他三种PFASs影响较小。6)PFASs在土壤中的锁定主要是由土壤有机质引起的,蚯蚓对土壤中长碳链的PFCAs和PFSAs(全氟磺酸)有明显的富集效应,相同碳链长度的PFSAs比PFCAs容易在蚯蚓体内富集,土壤锁定行为会导致PFASs生物有效性降低。7)蚯蚓对PFASs的吸收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强,清除能力刚好相反;相同全氟碳链长度的PFSAs比PFCAs在蚯蚓体内的富集能力更强。小麦根能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PFASs,茎叶中的PFASs主要来自于根部向茎叶的传输,PFASs在小麦根中的富集因子(RCFs)以及在整个小麦中的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全氟碳链长度增加而降低。当全氟碳链长度≥7时,PFASs在蚯蚓体内的富集能力比在植物体内强,而在全氟碳链长度<7时恰好相反。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Biomonitoring of Perfluoroalkyl Acids in Human Urine and Estimates of Biological Half-Life
人尿液中全氟烷基酸的生物监测和生物半衰期的估计
DOI:10.1021/es401905e
发表时间:2013-09-17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影响因子:11.4
作者:Zhang, Yifeng;Beesoon, Sanjay;Martin, Jonathan W.
通讯作者:Martin, Jonathan W.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生态毒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义峰;赵丽霞;单国强;祝凌燕
通讯作者:祝凌燕
DOI:10.1016/j.chemosphere.2011.02.075
发表时间:2011-04
期刊:Chemosphere
影响因子:8.8
作者:Liping Yang;Lingyan Zhu;Zhengtao Liu
通讯作者:Liping Yang;Lingyan Zhu;Zhengtao Liu
Predict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sediment-associ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using a 45-d sequential Tenax extraction
使用 45 天连续 Tenax 萃取预测沉积物相关多溴二苯醚的生物利用度
DOI:10.1016/j.chemosphere.2011.07.069
发表时间:2011-10-01
期刊:CHEMOSPHERE
影响因子:8.8
作者:Liu, Man;Tian, Shengyan;Zhu, Lingyan
通讯作者:Zhu, Lingyan
Bioaccumulation and Metabolism of PBDEs in Carps (Cyprinus carpio) in a Water/Sediment Microcosm: The Important Role of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水/沉积物微观世界中鲤鱼 (Cyprinus carpio) 中 PBDE 的生物累积和代谢:颗粒物暴露的重要作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影响因子:11.4
作者:Shengyan Tian;Lingyan Zhu;Shuhong Fang
通讯作者:Shuhong Fang
高风险区新型卤代有机污染物人群暴露特征与健康风险识别
- 批准号:22111530176
- 项目类别:--
- 资助金额:2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基于非靶标分析的未知有机污染物的识别鉴定及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
- 资助金额:40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基于非靶标分析的未知有机污染物的识别鉴定及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资助金额:--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食物链传递、生物有效性及人体多途径暴露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重大项目
- 资助金额:3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多氟烷基磷酸酯(PAPs)在水生生物体中的富集与转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2157706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全氟化合物支链/直链异构体在水体多界面分配行为与生物积累代谢差异研究
- 批准号:2127707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解吸机制及生物可利用性
- 批准号:2087704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元
- 批准年份:2008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多溴联苯醚在大气-土壤-生物的迁移转化机制
- 批准号:2067703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6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溴代阻燃剂在人体中的水平和分布研究
- 批准号:20647001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6
- 负责人:祝凌燕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