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猫第二视皮层再现亮度的机理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57058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负责人:
王毅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结题年份:
2008
批准年份:
200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骁健、戴辑、刘胜、蒋震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亮度是物体表面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们对物体的视知觉、认知中起着关键作用。亮度信息的检测是视觉系统获取外界物体的其它视觉信息的第一步,视觉系统对物体表面亮度和明暗对比度的分析,产生了我们对物体形状和三维结构的感知。一幅图像的亮度值和对比度决定了我们对该图像知觉的清晰度。然而,我们对这一知觉过程的生理基础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申请人最近的工作发现在第二视皮层,物体的明和暗亮度特征被有组织地呈现在分离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内细胞的反应性质和产生这些功能结构的机制,却还不知道。另外,否存在有组织的亮度对比度的加工机制,也是未知、值得研究的问题。本项目将采用亮度值和对比度分别定义的视觉刺激,结合皮层光学记录、细胞外电极记录和离子微电泳技术,从细胞群体、单细胞和突触水平,研究视皮层再现亮度特征的神经机制。对阐明亮度知觉的生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预期会取得创新性研究结果。
英文摘要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早期视觉系统信息处理的“粗-细-粗”过程的神经机制
初级视皮层在运动错觉和大范围运动信息整合中的作用机制
对比度在视皮层神经元朝向选择性中的作用机制
非人灵长类颞叶和枕叶视皮层在图像知觉和认知中的作用机理
猕猴下颞叶皮层神经元编码颜色特征的机制
猫视皮层侧上雪氏区和上丘视神经元的取向选择性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