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镰形扇头蜱IgG结合蛋白清除宿主IgG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72095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负责人:
周金林
学科分类:
C0403.动物生理与行为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曹杰、周勇志、俞英昉、卢晓娟、高晓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研究发现,蜱吸血后,宿主IgG蛋白可以穿过肠壁,进入血淋巴,然后被转运到唾液腺,被蜱排出体外,表明蜱有一套逃避宿主抗体影响的机制。蜱的IgG结合蛋白(IGBP)被认为参与这一清除宿主IgG过程,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蜱IGBP与宿主IgG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是未知,这一瓶颈妨碍了我们对其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了解。本项目在已克隆有镰形扇头蜱IGBP基因的基础上,利用重组蛋白技术、定量检测技术和RNA干扰等技术,结合我们蜱饲养繁殖研究平台,将研究IGBP与不同宿主、不同亚型的IgG结合的特性和结合位置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蜱吸血前和吸血过程中IGBP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探索宿主IgG的转运、解离和排出规律,以期阐明IGBP与IgG的作用机制、特点和它的生物学功能,加深我们对蜱的吸血和媒介特征的进一步了解,并为寻找蜱的新型防治策略提供基础。
英文摘要
本项目围绕蜱的IgG的结合蛋白(IGBP)与宿主IgG的结合、转运、清除等过程,研究IGBP与不同宿主、不同亚型的IgG结合的特性和结合位置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蜱吸血前和吸血过程中IGBP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期阐明IGBP与IgG的作用机制、特点和它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鉴定了一种蜱体先天性免疫相关分子——镰形扇头蜱宿主IgG的结合蛋白(RH-IGBP),完成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重组表达和纯化,发现与不同哺乳动物宿主IgG结合能力不同,主要与宿主IgG的F(ab)片段明显结合。RH-IGBP为雄蜱吸血后特异性表达分子,经肠道-血淋巴-唾液腺路径转运和排出,与清除宿主IgG密切相关。重组蛋白免疫显著降低了蜱的饱血率,显示了RH-IGBP在蜱吸血中重要生物学功能。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曹杰;周勇志;张厚双;周金林
通讯作者:周金林
DOI:10.1016/s2095-3119(12)60153-1
发表时间:2012-09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影响因子:4.8
作者:Xiang Fei-yu;Zhou Yong-zhi;Zhou Jin-lin
通讯作者:Zhou Jin-lin
DOI:10.1186/s13071-015-0725-5
发表时间:2015-03-03
期刊:Parasites & vectors
影响因子:3.2
作者:Wang Y;Zhou Y;Gong H;Cao J;Zhang H;Li X;Zhou J
通讯作者:Zhou J
DOI:10.1007/s00436-014-4115-2
发表时间:2014-12-01
期刊:PARASITOLOGY RESEARCH
影响因子:2
作者:Gong, Haiyan;Qin, Shunqing;Zhou, Jinlin
通讯作者:Zhou, Jinlin
蜱的Serpin分子RHS-2在血液消化和生殖产卵中的作用机制
镰形扇头蜱二个抗凝血分子的鉴定和RNA干扰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