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盘科单殖吸虫宿主特异性及其与无尾两栖类宿主协同进化关系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60049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范丽仙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401.动物进化与发育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重力、徐伟江、龙维彪、刘鑫、邹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致使多盘吸虫与其两栖类宿主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宿主-寄生虫相互关系最为独特,两者的共适应和共物种形成相互关联,更能反映起源演化、宿主选择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等协同进化生物学机制。本项目拟采用实验感染方法,以多盘吸虫钩毛蚴实验感染自然宿主、替代宿主以及潜在宿主,观察钩毛蚴感染及发育情况,统计感染率,测定和研究宿主代谢率的变化,综合评估多盘吸虫宿主特异性水平;基于多盘吸虫18S rDNA和ITS1基因碱基序列的遗传特征,重建多盘吸虫系统发育,呈现亚洲(中国)大陆多盘吸虫与其它板块多盘吸虫在属、种水平上的遗传谱系及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宿主特异性及宿主系统发育理论,揭示多盘吸虫的起源进化及其与无尾两栖类宿主协同进化的生物学机制,为多盘科吸虫起源进化的历史性生物地理学和宿主-寄生虫协同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必不可少的研究例证。
英文摘要
多盘虫科Polystomatidae Carus,1863吸虫共记录22属200余种,其中13属寄生于无尾两栖动物;我国仅记录2属11种,其中多盘虫属Polystoma 5种,双睾虫属Diplorchis 6种。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使多盘吸虫与其两栖类宿主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宿主-寄生虫相互关系最为独特,两者的共适应和共物种形成相互关联,更能反映起源演化、宿主选择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历史形成机制。. 本项目研究了多盘吸虫的18S rDNA序列差异,结合数值分类、生活史和宿主特异性确定了多盘虫科吸虫新物种5个,命名发表新物种2个。基于18S rDNA部分序列,多盘吸虫的分类地位与形态学定种的结果互为映证,研究结果支持宿主特异性即宿主的分类地位可作为多盘吸虫种类区分的依据,肠管、生殖系统、后吸器、大钩和生殖棘等可作为形态学定种的稳定性状,18S rDNA序列特征可作为另一项分类性状,与形态学性状相结合能较客观体现出多盘吸虫的分类地位。.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感染方法,以钩毛蚴实验感染自然宿主、替代宿主以及潜在宿主,观察钩毛蚴感染及发育情况,统计感染率,测定和研究了宿主代谢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盘吸虫具有种水平的宿主特异性。. 基于多盘吸虫18S rDNA序列和两栖类宿主12S 和16S rDNA序列的遗传特征,分别重建了多盘吸虫及其宿主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多盘吸虫与其宿主的系统发育地位互为印证;仅见报道于中国和日本的双睾虫属是多盘虫科中分化较早的类群;携带多盘吸虫进入我国的宿主可能是雨蛙科和蟾蜍科两栖动物,随后侵袭了广布的蛙科蛙属两栖动物,蛙属两栖动物成为欧亚大陆上多盘吸虫协同进化中最适合的宿主。由于研究的样本来源仅限于云南省,多盘吸虫起源进化的历史性生物地理学和宿主-寄生虫协同进化机制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动物分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高莹莹;陈志明;范丽仙
通讯作者:范丽仙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动物分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贾婷;王政昆;王重力;范丽仙
通讯作者:范丽仙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云南-东南亚跨境河流鲤科鱼类单殖吸虫亲缘地理及其与宿主共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
  • 资助金额:
    3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范丽仙
  • 依托单位:
云南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156058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1.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范丽仙
  • 依托单位:
云南鱼类单殖吸虫的种类组成、宿主特异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1260507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范丽仙
  • 依托单位:
云南两栖动物体内寄生多盘吸虫区系、分类及系统发生研究
  • 批准号:
    3066002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范丽仙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