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维”课程促进创造力发展的神经可塑性机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27111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90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段海军; 衣新发; 刘一辉; 魏春玲; 吴小波; 陈泊蓉; 贾小娟; 张学新; plucker;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is in urgent need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academia. Empirical research on creativity has thus far yielded no consistent results.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focused on exploring the neurological mechanism of creativity and on the basis of classroom practice. It is hard to find studies using multidimensional indexes and various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the 10-year behavioral evidences of LTT,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to sele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s participants who attend "Learn to Think"(LTT)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18 month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creativity leve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set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EEG, ERP and fNIRS technologies are used; teaching experiment, behavioral measurement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experiment is adopted synthetically. On the one h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LTT on creativity would be investigated. On the other hand, neural plasticity mechanism of creativity promoted by LTT would be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basic framework for integration of researches on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creativity and provide 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cultivating of creative talent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from multi-dimensional, multi-level, multi-index research conclusions.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创造力研究一直存在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困境,国际上目前很少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利用多维指标、多种技术综合考察创造力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本项目基于开展了10年的学思维课程教学实验的行为学证据,选取中小学生为被试,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学思维课程训练,设置创造力水平、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等多个自变量,同时采用EEG、ERP和fNIRS技术,运用教学实验、行为测量和认知神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探讨学思维活动课程促进创造力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系统考察学思维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本项目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面、多指标的研究结论的系统性整合和多维度透视,为创造力神经机制的研究结论的整合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基础参照点,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生理学依据。
结项摘要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课题以“学思维”活动课程为载体,采用教学实验、行为测量和认知神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用EEG、 ERP 和 fNIRS 技术,围绕“学思维”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两方面开展了三个系列的研究。. 第一,分别选取学前儿童、中小学生为被试,系统考察了“学思维”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第二,按照从内部因素到外部因素,从微观到宏观,从课堂小环境到学校大环境,从课内到课外的研究线索,系统考察了学思维课程教学中不同领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讲授+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自选式的同伴互动小组成员结构、积极的情绪等更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外倾个体的创造力更易受预期奖赏的影响,大脑半球互动主要通过提高被试的认知灵活性来促进创造性问题解决;认知风格在认知抑制能力与开放性情境下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而在认知抑制能力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第三,选取小学生为被试,开展为期一学年的学思维课程训练,考察学思维促进创造力发展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学思维培训之后,实验组学生比控制组学生,能够更快地觉察到认知冲突,且认知冲突的强度削弱;实验组比控制组表现出更高的中央顶区alpha波同步增强。. 本课题通过多维度、多层面、多指标的研究结论的系统性整合和多维度透视,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生理学依据及有效途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认知抑制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认知风格的中介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心理与行为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程丽芳;贾小娟;韩蒙;陈英和
- 通讯作者:陈英和
认知抑制对艺术创造力的影响: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作者:程丽芳;胡卫平;贾小娟
- 通讯作者:贾小娟
创造力基因组学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衣新发;王小娟;胡卫平
- 通讯作者:胡卫平
Effects of 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gram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批判性思维技能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 DOI:10.1080/02783193.2016.1150374
- 发表时间:2016-04
- 期刊:Reoper Review
- 影响因子:--
- 作者:Weiping Hu;Xiaojuan Jia;Jonathan A. Plucke;Xinxin Shan
- 通讯作者:Xinxin Shan
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葵葵;胡卫平;王碧梅
- 通讯作者:王碧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工作记忆对顿悟和分析型问题解决的影响
-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90402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心如;王伟;段海军;赵洋洋;阚越粹;胡卫平
- 通讯作者:胡卫平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研究进展
- 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4.01.019
- 发表时间:2014-01
- 期刊:中华妇产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陶峰;周颖;胡卫平;凌斌;申震
- 通讯作者:申震
学思维活动课程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现代教育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胡卫平;王雪微;李亚丹
- 通讯作者:李亚丹
CdS量子点荧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鑫;胡卫平;焦嫚;董学芝
- 通讯作者:董学芝
大脑半球互动:一个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
- DOI:10.3724/sp.j.1042.2015.01181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博韬;陈泊蓉;段海军;胡卫平
- 通讯作者:胡卫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胡卫平的其他基金
任务动机与合作动机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认知神经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9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任务动机与合作动机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认知神经机制
- 批准号:32171065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9.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动机影响创造性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 批准号:31871118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
- 批准号:31470977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8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