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种族态度的发展:认知、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12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Chinese children aged 3 to 12 completed Preschooler-friendl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nd explicit racial bias test assessing their implicit and explicit racial bias. The present project aims to examine 1) the 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racial biases, 2) the impact of other-race face experience, cognitive ability, and perception of social status on implicit and explicit racial biases, 3) interventions reducing children’s implicit and explicit racial biases. Together, this project will address a significant gap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ge-related change in children’s racial bias, and how 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racial bias. It will inform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iming at reducing racial prejudice.
本项目拟以3到12岁中国儿童为对象,以自主开发的适合低龄儿童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的“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 (Preschooler-friendl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为主要工具,结合外显口语报告等方法,以内隐种族态度和外显种族态度为主线,在揭示儿童种族态度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发展的影响机制,探索消除内隐和外显种族歧视态度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三个研究:(1)儿童内隐种族态度和外显种族态度发展的横向与纵向研究 ;(2)面孔加工、认知能力和社会阶层认知对儿童种族态度的影响研究;(3)儿童种族态度的可干预性实验研究。本项目有利于揭示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发生与发展机制,完善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分离与统一的理论,系统探索认知和社会因素对儿童种族态度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为种族歧视的早期干预提供方法依据。

结项摘要

种族态度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研究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也是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以往种族态度的研究多立足于美国等西方文化背景,忽视了其他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人群的种族态度变化。因此,本研究系统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种族态度,旨在揭示种族态度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本项目以3到12岁中国儿童为主要对象,以自主开发的适合低龄儿童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的 “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 (Preschooler-friendl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为主要工具,结合外显口语报告等方法,以内隐种族态度和外显种族态度为主线,在揭示儿童种族态度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探索消除内隐和外显种族歧视态度的可能性。本项目主要包括三大研究:(1)儿童内隐种族态度和外显种族态度发展的横向与纵向研究。(2)面孔加工、认知能力和社会阶层认知对儿童种族态度的影响研究;(3)儿童种族态度的可干预性实验研究。本项目研究结果如下三点。首先,本研究发现,中国儿童在4岁左右就对黑人和白人产生了显著的内隐种族偏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发展,儿童的种族态度发展受到儿童感知的种族间社会地位差异的影响。此外,这一结论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得到来自中国,喀麦隆和加拿大证据的支持。其次,本项目发现,面孔加工个别化经验是内隐种族态度产生的机制。异族面孔个别化加工能力越强的儿童对异族的种族态度越积极。此外,内隐态度的发生和发展还受个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例如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最后,本项目发现,儿童种族态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具体而言,本项目通过个别化训练,反刻板印象榜样,观察学习,同步运动等干预手段成功减弱儿童的种族偏见。其中个别化训练和同步运动等干预手段不仅有短时效果,还有长达2个月的长期效果。总而言之,本项目为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发生与发展的机制研究提供重要证据,进一步完善了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态度分离与统一的理论。同时,本项目揭示了影响儿童种族态度发生与发展的认知和社会因素,并为种族歧视减弱和消除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Using Polygraph to Detect Passengers Carrying Illegal Items
使用测谎仪检测携带非法物品的乘客
  • DOI:
    10.3389/fpsyg.2019.00322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Yu Runxin;Wu Si Jia;Huang Audrey;Gold Nathan;Huang Huaxiong;Fu Genyue;Lee Kang
  • 通讯作者:
    Lee Kang
A Long-Term Effect of Perceptual Individuation Training on Reducing Implicit Racial Bias in Preschool Children.
知觉个性化训练对减少学龄前儿童内隐种族偏见的长期影响
  • DOI:
    10.1111/cdev.12971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Qian MK;Quinn PC;Heyman GD;Pascalis O;Fu G;Lee K
  • 通讯作者:
    Lee K
Shaping children's racial bias through interpersonal movement
通过人际交往塑造儿童的种族偏见
  • DOI:
    10.1016/j.jecp.2020.10488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Qian Miao;Yu Chengfei;Fu Genyue;Cirelli Laura K.
  • 通讯作者:
    Cirelli Laura K.
Culture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ender‐related peer preferences: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Thailand.
文化影响儿童性别相关同伴偏好的发展:来自中国和泰国的证据。
  • DOI:
    10.1111/desc.1322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Development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YangWang;Miao Qian;A Natisha Nabbijohn;Fangfang Wen;Genyue Fu;Bin Zuo;Doug P V;erLaan
  • 通讯作者:
    erLaan
Children's second-order lying: Young children can tell the truth to deceive
儿童二阶说谎:幼儿可以说真话来欺骗
  • DOI:
    10.1016/j.jecp.2018.07.01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Sai Liyang;Ding Xiao Pan;Gao Xiaoqing;Fu Genyue
  • 通讯作者:
    Fu Genyu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GKT原理的模拟犯罪测试范式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傅根跃;丁晓攀;马艳
  • 通讯作者:
    马艳
视空工作记忆负载对场景主旨加工的影响
  • 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506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琪;任衍具;傅根跃
  • 通讯作者:
    傅根跃
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的关系: 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庆功;吴素芳;傅根跃
  • 通讯作者:
    傅根跃
幽默加工的脑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臧燕红;伍海燕;傅根跃
  • 通讯作者:
    傅根跃
测谎的ERP研究进展与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傅根跃;胡晓晴
  • 通讯作者:
    胡晓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傅根跃的其他基金

说谎的发生及机制研究——来自微观发生法的证据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说谎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来自fNIRS的证据
  • 批准号:
    3137104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