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生代高镁安山岩的成因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204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enozoic andesitic rocks are recently discovered in Northeast China, covering an area of 3700 square kilometers. Theses rock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wo places, the Wuchagou area in the Greater Khingan Range and the Xunke area in the Lesser Khingan Range. Although these rocks were generated in intra-plate setting, they show similar geochemical signatures with those of arc high-Mg andesites, e.g. high silicon and magnesium contents, enrichment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nd depletion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Therefore, these unusual intraplate high-Mg andesites, as well as alkaline basalts (both sodic and potassic) and tholeiit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major members of the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Northeast China. Through whole-rock elemental geochemistry, radiogenic Sr-Nd-Hf-Pb isotopes, stable Mg isotopes, mineral chemistry, K-Ar and Ar-Ar dating, we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genesis of these high-Mg andesites in Northeast China. Moreov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antle dynamics of Cenozoic magmatism in Northeast China, the genetic link between these high-Mg andesites and the basalts will be investigated.
在大兴安岭的五岔沟地区以及小兴安岭的逊克地区近年来发现了总分布面积达3700平方公里的新生代安山质火山岩。这些火山岩虽然产于大陆板内背景,但是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高镁安山岩一样,具有高硅高镁,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等特征,属于罕见的板内高镁安山岩。这些高镁安山岩与碱性玄武岩(钠质和钾质)、拉斑玄武岩共同构成我国东北新生代火山岩家族。通过对这些高镁安山岩系统的野外考察、全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Pb-Hf放射性成因同位素、Mg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化学分析,结合K-Ar、Ar-Ar年代学分析,了解东北新生代高镁安山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并探讨这些板内高镁安山岩与该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联系,以进一步了解东北新生代岩浆作用的地幔深部背景。

结项摘要

高镁安山岩通常形成于汇聚的板块边界,并且大都与年轻的、热的洋壳或者洋脊的俯冲作用有关,然而有关板内高镁安山岩的报道和研究还相对较少。本项目对大兴安岭的五岔沟地区和小兴安岭的逊克地区的高镁安山岩进行了高精度的K-Ar定年,全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矿物化学分析,探讨了东北新生代板内高镁安山岩的成因。火山岩基质的K-Ar法定年结果显示小兴安岭逊克高镁安山岩形成于更新世(1.12~0.25Ma),而大兴安岭五岔沟组高镁安山岩形成于中新世(10.5~8Ma)。与实验熔体相比,东北新生代高镁安山岩的成分大致与榴辉岩来源的熔体相吻合,但具有相对偏高的MgO含量,推断其可能是地幔中再循环的地壳物质(榴辉岩)来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可能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根据全岩及矿物化学的研究,我们计算高镁安山质岩浆的温度可达1130~1160 ± 15-50℃以上,并且熔体贫挥发分(未脱气熔体的CO2和H2O含量分别为2400~3100 ± 500 ppm、0.5~0.6 ± 1.1 wt.%)且相对氧化(FMQ-FMQ+1.3 ± 1.0)。由此推断,东北新生代的高镁安山岩是在相对氧化的条件下(FMQ-1.0到FMQ),由贫H2O和CO2的榴辉岩部分熔融形成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ight Mg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Mantle Beyond the Big Mantle Wedge Beneath eastern Asia
东亚下方大地幔楔外地幔中的轻镁同位素组成
  • DOI:
    10.1029/2018jb016857
  • 发表时间:
    2019-08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He Ye;Chen Li-Hui;Shi Jin-Hua;Zeng Gang;Wang Xiao-Jun;Xue Xiao-Qiu;Zhong Yuan;Erdmann Saskia;Xie Lie-Wen
  • 通讯作者:
    Xie Lie-Wen
中国东北软流圈地幔中的原始橄榄岩质地幔:来自大兴安岭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 DOI:
    10.3799/dqkx.2019.95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笑秋;陈立辉;刘建强;何叶;王小均;曾罡;钟源
  • 通讯作者:
    钟源
大兴安岭新生代高镁安山岩的确认
  •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605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蔚涵;陈立辉;刘建强;王小均;钟源;曾罡
  • 通讯作者:
    曾罡
Hot, volatile-poor, and oxidized magmatism above the stagnant Pacific plate in Eastern China in the Cenozoic
新生代中国东部停滞的太平洋板块上空的热、低挥发性、氧化岩浆作用
  • DOI:
    10.1029/2019gc00842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Erdmann S.;Chen L-H;Liu J-Q;Xue X-Q;Wang X-J
  • 通讯作者:
    Wang X-J
Recycled ancient ghost carbonate in the Pitcairn mantle plume
皮特凯恩地幔柱中回收的古老幽灵碳酸盐
  • DOI:
    10.1073/pnas.1719570115
  • 发表时间:
    2018-08-28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Wang, Xiao-Jun;Chen, Li-Hui;Kimura, Jun-Ichi
  • 通讯作者:
    Kimura, Jun-Ich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地幔橄榄岩捕掳体中尖晶石筛状边的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森林;罗丹;陈立辉
  • 通讯作者:
    陈立辉
五大连池钾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反环带结构研究及其对岩浆演化的约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立辉;杨怀仁;曾罡;刘建强
  • 通讯作者:
    刘建强
南海洋脊抽吸作用对其周边新生代玄武质岩浆活动的影响
  •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706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罡;郑丽波;陈立辉;刘建强;张欢;张甬江;施金华
  • 通讯作者:
    施金华
风险防范中的非利率条件、业缘型社会关系和关联性交易——基于温州民间借贷的经验考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财贸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西川;陈立辉;Liu XiChuan1 Chen LiHui2(1.The School of Economics;2.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
  • 通讯作者:
    2.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
大洋地幔化学组成不均一性成因研究回顾及展望
  •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7.01.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良;罗青;陈立辉
  • 通讯作者:
    陈立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立辉的其他基金

南太平洋Louisville海山玄武岩的成因与源区特征
  • 批准号:
    4137206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山东蓬莱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组成
  • 批准号:
    4117206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橄榄石的成分探索鲁西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
  • 批准号:
    4077203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交代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030201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