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Louisville海山玄武岩的成因与源区特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20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Characters):Intraplate oceanic basalts include not only those from oceanic islands above the sea level, but also those from seamounts under the sea level. However, understanding of intraplate basalts are mainly from researches on oceanic island basalts. The Louisville Seamount Chain located in the south Pacific is one of the largest volcanic chains in the world, only smaller than the Hawaiian-Emperor Chain in Pacific. The IODP 330 expedition drilled four seamounts of this chain and found that all core samples are alkaline basalts. Therefore, these basalts are ideal samples to study the genesis of intraplate alklaine basalts. Here we analyze the elements (including minor elements, e.g. Ni, Mn, Ca) and stable isotopes (O and Mg) of olivine phenocrysts and the radiogenetic isotopes (Sr, Pb) of the melt inclusions in the olivine phenocrysts, as well as their whole-rock geochemistry, to understand the genesis and the source compositions of these intraplate alkaline basalts.
典型的大洋板内岩浆作用产物不仅包括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海岛,还包括沉没在海面之下的海山。然而,目前对板内玄武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洋岛玄武岩(OIB)的研究。南太平洋的Louisville海山链是规模仅次于夏威夷-皇帝海岭的火山链。IODP 330 航次对Louisville海山链中的4 座海山进行了钻探取样,发现这些海山都由碱性玄武岩组成,是研究板内碱性玄武岩成因的理想对象。通过分析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的元素(包括微量元素Ni,Mn,Ca)、稳定同位素(O 和Mg)以及其中熔体包裹体的元素和放射性成因同位素(Sr, Pb)组成,结合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成因及其源区的岩性组成和化学不均一性。

结项摘要

南太平洋Louisville海山链规模仅次于夏威夷-皇帝海岭,是研究板内洋岛玄武岩(OIB)的理想对象。本项目基于Louisville碱性玄武岩和夏威夷洋岛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组成对地幔Mg同位素不均一性进行了重新评估。我们的统计研究发现,无论是已经发表的OIB的Mg同位素数据,还是本研究新获得的数据,都显示出板内碱性玄武岩系统性地具有比拉斑玄武岩轻的Mg同位素组成。通过探讨各种微量元素比值指标与δ26Mg值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大部分OIB的δ26Mg值与部分熔融程度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如Nb/Zr,La/Sm等)之间具相对较高的相关性显著水平,而与源区组成相关的比值(如Nb/Th,Hf/Sm等)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水平则逐渐降低。相关性的差异说明这些板内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控于部分熔融程度。模拟计算表明,再循环洋壳(石榴辉石岩或者榴辉岩)熔融过程中,由于石榴子石效应,低程度熔融会导致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分馏。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在一定的熔融程度下,Louisville海山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组成明显比其它OIB轻,反映其源区的再循环洋壳的贡献没有或者显著低于其它OIB。在进一步约束了Mg同位素在高温条件下的分馏机制后,大洋/大陆板内玄武岩的Mg同位素组成即可用于示踪与再循环物质有关的深部地幔源区特征,例如(1)与重循环碳酸盐相关的岩浆熔融或反应活动;(2)由全球OIB定义的经典EM1、EM2以及HIMU地幔端元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地幔橄榄岩捕掳体中尖晶石筛状边的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森林;罗丹;陈立辉
  • 通讯作者:
    陈立辉
Magnesium isotopic variation of oceanic island basalts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and crustal recycling
部分熔融和地壳循环产生的洋岛玄武岩的镁同位素变化
  • DOI:
    10.1016/j.epsl.2017.01.040
  • 发表时间:
    2017-04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Zhong Yuan;Chen Li-Hui;Wang Xiao-Jun;Zhang Guo-Liang;Xie Lie-Wen;Zeng Gang
  • 通讯作者:
    Zeng Gang
中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布规律与面积汇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立辉;陈晹;曾罡;刘建强
  • 通讯作者:
    刘建强
西太平洋板内玄武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7.01.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施金华;钟源;陈立辉;张国良
  • 通讯作者:
    张国良
Evolution of carbonated melt to alkali basal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碳酸盐熔体向碱性玄武岩的演化
  • DOI:
    10.1038/ngeo287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Nature Geoscience
  • 影响因子:
    18.3
  • 作者:
    Zhang Guo-Liang;Chen Li-Hui;Jackson Matthew G.;Hofmann Albrecht W.
  • 通讯作者:
    Hofmann Albrecht W.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五大连池钾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反环带结构研究及其对岩浆演化的约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立辉;杨怀仁;曾罡;刘建强
  • 通讯作者:
    刘建强
南海洋脊抽吸作用对其周边新生代玄武质岩浆活动的影响
  •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706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罡;郑丽波;陈立辉;刘建强;张欢;张甬江;施金华
  • 通讯作者:
    施金华
小兴安岭逊克地区第四纪高镁安山岩的岩石学、K-Ar年代学及火山地质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建强;陈立辉;钟源;林蔚涵;王小均
  • 通讯作者:
    王小均
风险防范中的非利率条件、业缘型社会关系和关联性交易——基于温州民间借贷的经验考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财贸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西川;陈立辉;Liu XiChuan1 Chen LiHui2(1.The School of Economics;2.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
  • 通讯作者:
    2.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
大洋地幔化学组成不均一性成因研究回顾及展望
  •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7.01.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良;罗青;陈立辉
  • 通讯作者:
    陈立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立辉的其他基金

东北新生代高镁安山岩的成因
  • 批准号:
    41672049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山东蓬莱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组成
  • 批准号:
    4117206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橄榄石的成分探索鲁西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
  • 批准号:
    4077203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交代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030201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