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从活性氧-线粒体功能重塑探讨补肾活血法改善不育症精子质量的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344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负责人:
焦拥政
学科分类:
H33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贾金铭、孟令东、朱晓云、李理、仇非、吴广均、裴迎霞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前期证实补肾活血法"益精方"临床确切改善男性不育症精子质量,机制研究证实该中药可以提高不育模型精子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睾丸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进展,提出男性不育症可能存在睾丸、精子活性氧(ROS)-线粒体功能失衡,而补肾活血中药可以重塑该功能平衡的假说。分别以临床患者、体外培养人精子ROS损伤模型、以及前期建立腺嘌呤最佳量-时-效不育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药口服以及血清药理学给药,采用精液生化、酶联免疫、流式细胞技术、线粒体膜电位测定、精子体外培养、Westblotting、PCR扩增、定量PCR等技术方法,分别测定精浆和血清ROS水平、精子和睾丸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tmDNA损伤以及与精子质量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补肾活血法抑制ROS过度活跃与提高线粒体功能,重塑两者功能平衡,改善精子质量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
英文摘要
目的:观察活性氧、线粒体功能失衡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从活性氧、线粒体功能、精子凋亡等角度,探究补肾活血法(益精方)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与试验设计方法,观察补肾活血法(益精方)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临床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在治疗前后检测精子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同时检测精浆SOD、MDA、尿酸情况和舌质、脉象等前后变化情况。观察29例正常对照组作相关参数统计参考。试验共入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30例,其中少精子症合并弱精子症患者5例,单纯弱精子症患者25例,给予益精方加减治疗,每1~2周复诊随访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1 治疗后5例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明显(P<0.05),25例单纯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和数量也有一定提高,但是差异不明显(P>0.1)。2 30例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活力、活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别明显(P<0.05)。3 治疗前精子早期凋亡率为(4.26±2.79)%,治疗后精子早期凋亡率(2.86±1.47)%,平均减少1.40%,前后比较差别明显(P<0.01)。4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丧失情况变化:治疗后MMP正常精子提高24.64%(P<0.01),MMP丧失精子平均降低19.96%(P<0.05)。5 精浆SOD、MDA、尿酸变化:治疗后精浆SOD较治疗前提高,MDA较前降低,差别明显,P<0.05;尿酸水平较前也有提高,但在P=0.05水平差别不明显。6 相关性分析:精子活率、活力与精子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率、精浆MDA水平明显相关。精子密度与精子早期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率关系密切.。结论:补肾活血法(益精方)可以明显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和活率,提高正常精子形态率,降低精子早期凋亡率,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率、降低精浆活性氧水平,提高精浆抗氧化酶含量。补肾活血法(益精方)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生精微环境,提高精子质量,通过至少两个途径发挥作用:第一,改善睾丸、附睾功能及精子发生的微环境,从而降低精子的凋亡率,提高精子活率和密度;第二、改善前列腺、精囊腺等附属性腺功能,提高精浆抗氧化酶浓度,降低精浆的高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减少精子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活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焦拥政;孟令东
通讯作者:孟令东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男科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焦拥政;孟令东;马卫国;贾金铭
通讯作者:贾金铭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男科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焦拥政;祁鑫;刘丽红;马卫国;贾金铭;孟令东
通讯作者:孟令东
基于乏氧-ROS-Leydig细胞自噬途径的补肾活血法治疗LOH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ROS-线粒体途径的补肾活血法调控男性不育症自噬与凋亡机制研究
心理应激性勃起功能障碍NO-cGMP信号通路紊乱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