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中与黑色素形成相关的独特酪氨酸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0700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色素,能提高生物生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中间气单胞菌WS是我们近年来筛选获得的一株新的黑色素高产菌株,已证实该菌的黑色素通过酪氨酸酶途径以L-多巴为中间产物合成。该菌酪氨酸酶的最适作用pH范围及分子量与大多数细菌的同类酶明显不同,编码基因也不符合典型酪氨酸酶的保守序列特征,位于一个推测的操纵子结构中,且含有信号肽序列,并有可能是在周质空间行使跨膜运输功能的双重功能蛋白,后二种情况在细菌酪氨酸酶基因中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对该独特酪氨酸酶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开展系统研究,所获结果在理论上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展对细菌酪氨酸酶基本特性及多样性的认识,为黑色素形成途径和生物学功能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在应用上还将有助于今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酪氨酸酶活力的重组菌株,提高细菌黑色素、L-多巴以及酪氨酸酶的应用、开发水平。

结项摘要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色素,能提高生物生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中间气单胞菌WS是近年来筛选获得的一株新的黑色素高产菌株,该色素在作为生物农药光保护剂以及防晒化妆品添加剂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此外,一些气单胞菌菌株能引起鱼类疾病,黑色素被认为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但目前对气单胞菌黑色素形成的机理及生物学意义尚了解有限。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早期认为的WS菌株酪氨酸酶编码基因tryA进行敲除突变,但突变株的产黑能力及多巴活性染色结果与原始菌株相比区别不大,说明tryA可能并非是该菌黑色素形成的关键基因。为确定黑色素形成的分子机理,采取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式,从大约2万个突变株中最终筛选获得了12株黑色素合成能力下降的突变株,其中2株突变株基本不形成色素,其余10株色素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tail-PCR结合转座子挽救的方法一共确定了9株色素弱产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发现其中5个都与尿黑酸代谢途径有关。进一步通过HPLC技术也确实在WS培养液中同时检测到了多巴和尿黑酸二种中间产物的存在,说明该菌可能同时拥有通过多巴途径合成的真黑素和通过尿黑酸途径合成的脓黑素。结合WS 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对预测的尿黑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与色素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发现其中负责催化4-羟苯丙酮酸合成尿黑酸的hpd基因对色素合成至关重要。hpd敲除突变株基本失去了色素形成能力,说明脓黑素才是WS菌株的主要黑色素成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尿黑酸代谢途径在气单胞菌属中普遍存在,具有色素形成能力的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杀鲑气单胞菌AB98041菌株,以及不具色素形成能力的嗜水气单胞菌XS91-4-1菌株的hp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时均能使后者形成黑色素,说明黑色素在气单胞菌中的形成存在其它的调控机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的缺失会导致WS菌株的多巴途径合成黑色素过程被抑制,说明该酶可能是WS菌株中真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类。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黑色素形成的分子机理,扩展了对细菌黑色素形成机制多样性的认识,这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气单胞菌黑色素的生物学意义特别是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在应用上也将有助于今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细菌黑色素的形成能力,提高其应用、开发水平。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High-Melanin-Yielding Aeromonas media Strain WS
高产黑色素气单胞菌介质菌株 WS 的基因组序列草案
  • DOI:
    10.1128/jb.01807-12
  • 发表时间:
    2012-12-01
  • 期刊: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Chai, Baozhong;Wang, He;Chen, Xiangdong
  • 通讯作者:
    Chen, Xiang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he value of invention patents in China: Country origin and technology field differences
中国发明专利价值:国别来源与技术领域差异
  • DOI:
    10.1016/j.chieco.2012.02.002
  • 发表时间:
    2012-06
  • 期刊:
    China Economic Review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陈向东
  • 通讯作者:
    陈向东
生态水文双向耦合模型的研发与应用:Ⅰ模型原理与方法
  • DOI:
    10.13243/j.cnki.slxb.201905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思栋;夏军;杜鸿;陈向东
  • 通讯作者:
    陈向东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综合治疗及用药规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艾 慧;夏 飞;李 波;陈向东;彭 俊;彭清华
  • 通讯作者:
    彭清华
外资在华制药企业技术战略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莉莉;陈向东
  • 通讯作者:
    陈向东
黑色素形成机理、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开发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物资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海雁;陈向东;俞黎姗
  • 通讯作者:
    俞黎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向东的其他基金

以质粒形态存在的极端嗜盐古菌Simuloviridae温和病毒的生命周期调控及与其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批准号:
    3227016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DNA给体细胞在枯草芽孢杆菌自然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探究及生理机制解析
  • 批准号:
    31970030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单胞菌属细菌的黑色素形成分子机制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 批准号:
    3177005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共存于极端嗜盐古菌Natrinema sp. J7-1中的二个溶原病毒及病毒-宿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批准号:
    3157017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种新的细菌间基因水平转移途径? - - 枯草芽孢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基本特性研究及机理揭示
  • 批准号:
    3127014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枯草芽孢杆菌的DNA胞外释放现象与缺陷性原噬菌体PBSX的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3077004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基因剔除小鼠对全麻药物多重分子作用靶位研究
  • 批准号:
    3077207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枯草芽孢杆菌的特定DNA片段胞外分泌及其转化活性的研究
  • 批准号:
    30670041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在固态基质表面进行的细菌自然遗传转化研究
  • 批准号:
    30470032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