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树突状细胞自噬的变化及其对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77225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负责人:
梁华平
学科分类:
H1701.创伤
结题年份:
2010
批准年份:
2007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永堂、王震平、尹华华、韩健、刘东擘、袁科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深入揭示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机理,对合理开发应用创伤后的免疫调理措施、有效改善创伤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树突状细胞(DC)在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和地位迄今未被阐明,本项目拟以此为突破口,结合抗原呈递细胞的自噬对天然及适应性免疫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新理论,在研究创伤小鼠不同来源DC的自噬及自噬诱导敏感性变化的基础上,从DC抗原呈递、表面标志、分泌功能、DC过继性转移免疫应答能力及创伤血清对DC自噬的影响等侧面探讨各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创伤后DC1、DC2亚群自噬及抗原呈递功能变化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索调节创伤后DC的自噬对上述变化的逆转效应。研究结果不仅可首次回答创伤后DC的自噬变化是否对其抗原呈递功能及T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影响,且可推动并拓展DC及自噬的研究领域,为揭示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发生机理、开发新型调理措施奠定基础。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Inflamm Res
影响因子:--
作者:Yang X;Wang X;Fan X;Wei Q;Liang HP
通讯作者:Liang HP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烧伤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魏强;梁华平;涂永久;杨雪;王希;范霞
通讯作者:范霞
Vaccination with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homogenate protein of spinal cor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spinal cord injury in mice
用脊髓匀浆蛋白脉冲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
DOI:10.1038/sc.2008.112
发表时间:2009-05-01
期刊:SPINAL CORD
影响因子:2.2
作者:Liu, M.;Zhao, J.;Bian, X.
通讯作者:Bian, X.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连阳;曹红卫;余剑;梁华平
通讯作者:梁华平
Reduced capacity of dendritic cells from trauma-hemorrhage mice in initiating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to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创伤出血小鼠的树突状细胞引发异硫氰酸荧光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能力降低。
DOI:10.3760/cma.j.issn.1008-1275.2009.06.003
发表时间:2009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 Zhonghua chuang shang za zhi
影响因子:--
作者:Hui Qiu;Sheng;Yong;Hua
通讯作者:Hua
巨噬细胞LncRNA AW112010在创伤后细菌感染耐受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脓毒症时巨噬细胞CYP1A1过度活化导致宿主感染耐受能力降低的分子机制
严重创伤后树突状细胞AhR-IDO1信号轴紊乱及调节策略研究
吴茱萸碱增强炎性巨噬细胞IGF-I受体磷酸化的分子机制
叶酸受体靶向的吴茱萸碱对严重创伤后继发性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新型化合物HP-10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随机肽库中筛选新型NFkB抑制剂
创伤对IL-2基因表达相关的核转录因子的影响
创伤后反抑制T细胞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创伤时白介素2基因转录的变化及机理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