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新型化合物HP-10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73431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负责人:
梁华平
学科分类:
H1814.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永堂、韩健、李梦侠、刁俊林、谭燕、李小凤、张琴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核因子-kappaB(NF-κB)被认为是重要的抗炎、抗肿瘤靶点,其抑制剂不断被发掘。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成功获得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NF-κB拮抗多肽。并发现某五肽分子经FITC标记后,其抗肿瘤活性明显增强,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五-氟尿嘧啶相当,但其对NF-κB的抑制作用减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空间结构与原五肽相比已发生明显改变,提示该化合物(HP-10)可能存在其它作用靶点。本项目拟通过离体、在体实验明确其对LoVo细胞凋亡/周期相关蛋白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然后通过免疫共沉淀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检测其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Pull-down、反向免疫共沉淀及细胞共定位技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该化合物新的作用靶点和抗肿瘤机制,而且可为进一步优化其结构以获得开发前景更加优越的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英文摘要
核因子-kappaB(NF-κB)被认为是重要的抗炎、抗肿瘤靶点,其抑制剂不断被发掘。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成功获得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NF-κB拮抗多肽。其中HP-10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五-氟尿嘧啶相当,但其对NF-κB的抑制作用较弱,提示HP-10可能存在其它作用靶点。本项目拟通过离体、在体实验明确其对Lovo细胞凋亡/周期相关蛋白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然后检测其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通过后续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带穿膜序列的HP-10可直接进入细胞,在体内外对Lovo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的。发现以HP-10进行亲和筛选相互作用蛋白具有结构柔性的局限性,改以HP-10刚性类似化合物——吴茱萸碱进行筛选,发现其细胞内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芳香烃受体(AhR),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检测,证实二者的解离平衡常数KD为57.72nM。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同源模建和柔性对接方法,发现吴茱萸碱在AhR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为Phe285、Phe295、Gly304、Val307、Leu308、Ile325、Cys333、Met348、Val363、Ser365。成功获得吴茱萸碱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吴茱萸碱与AhR在Lovo细胞内存在共定位。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揭示HP-10刚性类似化合物——吴茱萸碱通过作用于AhR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可为进一步优化其结构以获得开发前景更加优越的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Evodiamine induces caspase-dependent apoptosis and S phase arrest in human colon lovo cells
吴茱萸碱诱导人结肠 lovo 细胞的 caspase 依赖性细胞凋亡和 S 期阻滞
DOI:10.1097/cad.0b013e32833d26a9
发表时间:2010-09-01
期刊:ANTI-CANCER DRUGS
影响因子:2.3
作者:Zhang, Chun;Fan, Xia;Liang, Hua-Ping
通讯作者:Liang, Hua-Ping
巨噬细胞LncRNA AW112010在创伤后细菌感染耐受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脓毒症时巨噬细胞CYP1A1过度活化导致宿主感染耐受能力降低的分子机制
严重创伤后树突状细胞AhR-IDO1信号轴紊乱及调节策略研究
吴茱萸碱增强炎性巨噬细胞IGF-I受体磷酸化的分子机制
叶酸受体靶向的吴茱萸碱对严重创伤后继发性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创伤后树突状细胞自噬的变化及其对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随机肽库中筛选新型NFkB抑制剂
创伤对IL-2基因表达相关的核转录因子的影响
创伤后反抑制T细胞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创伤时白介素2基因转录的变化及机理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