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预防策略研究
批准号:
8107123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负责人:
郭金和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2710.介入医学与工程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朱光宇、秦永林、方文、朱海东、冷德嵘、谭中宝、陈骏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食管支架以及内照射支架能迅速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但术后支架两端良性增生性再狭窄仍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实验证明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病理基础是支架两端刺激食管壁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本研究拟从两方面探讨利用125I放射粒子防治食管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可行性:(1)分离食管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动物模型狭窄处的成纤维细胞并体外培养,用不同剂量125I照射培养中的成纤维细胞,应用病理学、免疫组化、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观察125I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可行性及剂量时间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2)在普通食管支架上缘引入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放射性同位素125I放射粒子,制成可预防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特殊支架,在方法学上探讨、评价该支架的可行性;并用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该支架防治再狭窄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英文摘要
食管支架以及内照射支架能迅速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但术后支架两端良性增生性狭窄仍直接影响了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实验证明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病理基础是支架两端刺激食管壁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本项目首次研究同位素对食管支架再狭窄形成中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临床常用的125I放射粒子研制可用于预防食管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可行性。本实验通过以下三个主要步骤完成了探讨利用125I放射粒子防治食管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可能性:(1)通过在犬食管植入镍钛金丝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分离提取出食管组织并离体培养成纤维细胞,使用11.1MBq,22.2MBq,33.3MBq等不同剂量的125I粒子对离体培养成功的犬食管成纤维细胞进行72 h外照射处理,后分别进行四唑盐(MTT)比色法、AnnexinV/PI双染,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不同角度观察125I粒子对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2)探讨犬食管支架良性增生性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3)在普通食管支架上缘引入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放射性同位素125I 放射粒子,制成可预防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新型支架,在方法学上探讨、评价该支架的可行性;并用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该支架防治再狭窄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发现:(1)不同剂量的125I粒子对于犬食管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促细胞凋亡作用,其中以33.3MBq实验组效果最为显著。(2)采用补片外固定法建立动物模型,使用总长度50mm、主体直径20mm、头端外径30mm、尾端外径25mm、头尾长度10mm的裸支架,长度60mm、宽度15mm的补片可以获得组织增生良好的动物模型;(3)新型支架用于食管良性狭窄的预防是可行的、安全的,并具有一定的预防和减轻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的效果。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肿瘤乏氧/免疫双调控的光合蓝藻125I粒子复合支架用于食管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8237206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8万元
- 批准年份:2023
- 负责人:郭金和
- 依托单位:
TGF-β/Smads信号通路调控125I粒子内照射支架治疗食管癌中放射抵抗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8197171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郭金和
- 依托单位:
经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2型糖尿病犬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8167179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0万元
- 批准年份:2016
- 负责人:郭金和
- 依托单位:
可携带125I粒子新型气管支架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8147176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郭金和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