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2薄膜的超高真空原位生长、表征和性质调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37414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4.凝聚态物质电子结构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its intrinsic direct band gap at single layer limit and its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single layer MoS2 is promising material in the futur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hich therefore has recently stimula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Understanding the microsopic picture of its basic physics will be very helpful tfor exploring MoS2-based micro/nanoelectronics and spintroincs.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study in situ growth of single- / few-layer MoS2 thin films with large scale and high quality in ultrahigh vacuum (UHV) by using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MoS2 films at atomic scale by using ultra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magnetic field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We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o optimize growth mode and morphologies of MoS2 thin film's by modifying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quantum size effect, and non-equilibrium MBE growth kinetics; (2) to tailor direct/indirect band gap via doping; (3)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important quantum phenomena, such as spin dynamics, spin-carrier scattering and spin coupling etc.
单层MoS2薄膜由于具有类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特有性质,有望成为未来半导体工业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理解MoS2薄膜的基本物理特性将会推动其在微纳米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系统研究超高真空原位大尺度、高质量、层厚可控的MoS2薄膜的分子束外延制备。在此基础上,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原子尺度和自旋分辨率情况下研究其 MoS2的形貌和电子结构。通过剪裁界面工程和量子尺寸效应、非平衡动力学生长等方法优化薄膜的生长模式和形貌;通过掺杂等方法实现带隙结构及其它电子结构的调控;通过在薄膜中引入磁性元素,探索薄膜中的自旋动力学、自旋电荷散射和自旋耦合等基本量子物理过程,探索MoS2的奇特量子现象。

结项摘要

以MoS2为代表的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由于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而被广泛认为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并且成为今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本项目中,我们选择若干种TMD体系,系统地研究了在微观尺度下的控制生长和电子结构的表征。我们通过非平衡动力学生长方法生长出了单层的1T’-WTe2薄膜,通过局域电子态测量,发现了单层1T’-WTe2薄膜的拓扑边界态,从而证明该薄膜为量子自旋霍尔材料。通过电子掺杂,我们实现了调控单层1T’-WTe2的费米能级,并且首次发现在费米能级处有库仑能隙的存在。库仑能隙可以很好的压制体电导的贡献,有助于实现量子化边界电导。我们还从微观上表征了另一种TMD,ZrTe5的电子结构。 我们发现ZrTe5存在一个~80mV的体能隙和表面台阶处的边界态,从而证实该材料也是拓扑绝缘体。我们还首次发现,在磁场的作用下,体系的边界态在能量上有劈裂行为,这种劈裂是由于磁场作用下的体能带结构的拓扑性质变化而导致的。我们将研究方法扩展到了其它的层状材料体系,如Bi2Te3表面的非平衡动力学性质的控制,和Bi2Te3/超导界面的构建和Mojorana费米子的探测。我们发现应力可以调控Bi2Te3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行为,非平衡生长条件可以导致Bi2Te3表面的BiTe超结构。我们利用自旋极化的Andreev散射机制探测到了Mojorana费米子的自旋性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dentification of Lattice Oxygen in Few-Layer Black Phosphorous Exfoliated in Ultrahigh Vacuum and Largely Improved Ambipolar Field-Effect Mobilities by Hydrogenation and Phosphorization
超高真空剥离的少层黑磷中晶格氧的识别以及通过氢化和磷化大大提高的双极场效应迁移率
  • DOI:
    10.1021/acsami.7b1246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Gui Q.;Zhu X.;Liu L.;Jia Z.-Y.;Song Y.-H.;Li S.-C.;Chu P.K.;Wu X.
  • 通讯作者:
    Wu X.
Real-space characterization of reactivity towards water at the Bi2Te3(111) surface
Bi2Te3(111) 表面水反应性的实空间表征
  • DOI:
    10.1103/physrevb.93.23544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ang Kai-Wen;Ding Ding;Yang Chao-Long;Gan Yuan;Li Shichao;Huang Wen-Kai;Song Ye-Heng;Jia Zhen-Yu;Li Xiang-Bing;Zhu Zihua;Wen Jinsheng;Chen Mingshu;Li Shao-Chun
  • 通讯作者:
    Li Shao-Chun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in the single-layer 1T′-WTe2
单层 1Tâ²-WT e2 中二维拓扑绝缘体的直接可视化
  • DOI:
    10.1103/physrevb.96.041108
  • 发表时间:
    2017-07-07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Jia, Zhen-Yu;Song, Ye-Heng;Li, Shao-Chun
  • 通讯作者:
    Li, Shao-Chun
Tailoring Kinetics on a Topological Insulator Surface by Defect-Induced Strain: Pb Mobility on Bi2Te3
通过缺陷引起的应变调整拓扑绝缘体表面的动力学:Bi2Te3 上的 Pb 迁移率
  •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16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Nano Letters
  • 影响因子:
    10.8
  • 作者:
    Huang Wen-Kai;Zhang Kai-Wen;Yang Chao-Long;Ding Haifeng;Wan Xiangang;Li Shao-Chun;Evans James W.;Han Yong
  • 通讯作者:
    Han Yong
Aggregation of BiTe monolayer on Bi2Te3(111) induced by diffusion of intercalated atoms in the van der Waals gap
范德华间隙中插层原子扩散引起 Bi2Te3(111) 上 BiTe 单层的聚集
  • DOI:
    10.1103/physrevb.95.121403
  • 发表时间:
    2017-03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Zhi-Wen;Huang Wen-Kai;Zhang Kai-Wen;Shu Da-Jun;Wang Mu;Li Shao-Chun
  • 通讯作者:
    Li Shao-Ch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孟雨欣;赵漪凡;李绍春
  • 通讯作者:
    李绍春
复合材料胶接修补件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材料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绍春;熊峻江
  • 通讯作者:
    熊峻江
Charge Density Wave and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 in Epitaxial Monolayer NbSe2 Films
外延单层 NbSe2 薄膜中的电荷密度波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
  • DOI:
    10.1088/0256-307x/38/10/1071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谢学栋;林东景;朱立;李启远;宗君宇;陈望;孟庆豪;田启超;李绍春;奚啸翔;王灿;张翼
  • 通讯作者:
    张翼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绍春的其他基金

探索堆垛可控的外延V-Te层状材料中的电子关联效应
  • 批准号:
    1237418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拓扑绝缘体薄膜及其异质结构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原位表征
  • 批准号:
    1177414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