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应用磁性脂多糖对比剂和磁共振电影功能成像研究早期小肠缺血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7080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负责人:
胡道予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2701.磁共振成像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胡学梅、杜桂焕、李震、周舒畅、冯定义、王秋霞、裴怡刚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肠缺血指肠道的血供不能满足其代谢的需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肠黏膜对血供有较大的代谢需求,对缺血、缺氧比肠管其他组织更为敏感。早期小肠缺血通过药物、介入疗法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但是目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均不能满足诊断要求。此项研究通过运用磁性脂多糖对比剂研究早期小肠缺血模型肠粘膜形态和通透性改变;并运用磁共振电影功能成像技术研究早期缺血肠段的蠕动情况,形态与功能相结合,以病理生理改变作为金标准,制定出早期小肠缺血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标准,达到在诊断技术方面的创新。
英文摘要
肠缺血指肠道的血供不能满足其代谢的需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但是由于小肠的长度和位置,在小肠疾病的诊断受到限制,胃肠道疾病的所有影像学检查手段(钡餐、CT、MRI)均不能满足诊断的要求,消化内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亦具有局限性。因此,本项课题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小肠肠壁进行成像研究,探索一种新的用于观察小肠结构及诊断早期小肠缺血的影像方法和技术。. 通过本课题研究:首先,3.0T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正常活体状态下小肠肠壁的3-4层结构,并对各层组织的磁共振信号特点、组织厚度分别测量,与组织病理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次,本研究通过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栓塞的方法,成功制备小肠缺血模型,并能够观察随着缺血时间1h、3h、6h,早期磁共振小肠肠壁缺血的变化。再次,通过物理方法制备磁性USPIO与脂多糖结合的磁性脂多糖溶剂,对缺血肠段灌肠,能够更早期观察缺血0.5h、1h、1.5h小肠肠壁的信号特点。同时,本研究还应用磁共振电影成像序列,能够做到对不同功能状态下小肠的运动状态进行评估分析。. 本课题研究通过高分辨磁共振观察活体正常及缺血早期系小肠粘膜及肠壁的变化,同时引入磁性纳米颗粒及电影成像序列对早期缺血进行研究,形态与功能相结合,以病理生理改变作为金标准,可以做到对早期粘膜缺血进行准确诊断,对不同状态下小肠的动力情况进行直接评估,是一种无创性早期诊断小肠缺血的影像检查技术,并且,能够为后续其它课题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小肠成像的研究奠定基础和制订标准。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基于非对比剂增强MR多反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化研究
  • 批准号:
    8157164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胡道予
  • 依托单位:
基于肠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磁共振成像评估先天性巨结肠症治疗的研究
  • 批准号:
    813715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3
  • 负责人:
    胡道予
  • 依托单位:
磁共振特异性肠上皮细胞成像及多种功能成像对肠粘膜屏障损伤的研究
  • 批准号:
    812715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胡道予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