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压力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09713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102.呼吸系统感染、炎症与免疫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以前期发现的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呼吸道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为对象,用RT-qPCR了解其耐药基因表达差异,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的常见毒力因子(内毒素、蛋白水解酶、磷脂酶、弹力酶、凝血素),筛选毒力差异的配对菌株。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比较配对菌株的差异片段,用常见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探针作分子杂交,初步分析差异基因的类别。同时运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配对菌株的差异蛋白,质谱分析推测蛋白功能,结合SSH试验结果,明确与毒力因子变化有关的功能基因结构。以存在与毒力变化有关的差异蛋白的配对株为对象,在体外抗生素环境中培养传代,以RT-qPCR分析抗生素处理前、后差异基因mRNA水平变化,并明确何种抗生素对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明显。从而初步明确在抗生素压力环境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进化特征,为彻底揭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致病性,研究新型抗菌药和预防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传统认为该菌是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所选择出。已有的临床研究发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长期定植于患者呼吸道,导致慢性感染,即使使用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也难清除,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抗生素压力下,在其耐药机制发生变化时,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变化,重点从基因组学探讨生物膜相关的致病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显示,抗生素选择压力、主动外排泵SmeDEF过渡表达和生物被膜形成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运用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技术,首先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环丙沙星诱导下,主动外排SmeDEF表达量上调,可能导致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有4倍上升,但毒力相关因子,如I型菌毛、胞外蛋白水解酶、弹力酶、磷脂酶的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并未改变。但以此为基础,构建生物膜体外模型时发现,存在相应耐药机制的细菌与对照比较,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形态结构和参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存在差异。SmeDEF高表达株更易形成厚而成熟的生物膜,而参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spgM、rmlA的多位点氨基酸变异与SmeDEF高表达有关。但在抗生素压力与生物膜关系时发现,以工程菌ATCC ATCC13637构建生物膜模型时,红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都对生物膜形成无影响,1/4和1/2 MIC浓度的环丙沙星可破坏处于形成早期的生物膜(孵育8h内),但不能破环成熟期的生物膜(孵育24后),1/4和1/2 MIC浓度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早期和成熟期的生物膜都能破环。但检测了spgM、rpfF 、rmlA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结果除了前述的氨基酸突变点外,spgM和rmlA基因未出现新的突变点,rpfF未出现变异;而RT-qPCR检测这几个基因的结果提示,仅环丙沙星作用后,rpfF基因表达上升1.6倍,而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都未导致spgM、rpfF 、rmlA基因的变异和表达变化。因此,推测抗生素压力不仅调动了SmeDEF高表达,同时可能还影响其它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而从一个未完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强毒力临床株的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在临床环境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发生大的基因突变,甚至成为一个新物种已成为可能,后续研究将以此为基点,继续深入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敬伟;刘文恩;马小军;肖盟;张丽;张莉萍;赵建宏;卓超
  • 通讯作者:
    卓超
基于双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对地参数实时测量新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卓超;曾祥君;喻锟;陈磊;陈艳霞;向国杰
  • 通讯作者:
    向国杰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装置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祥君;王沾;喻锟;彭红海;卓超;周犊垚
  • 通讯作者:
    周犊垚
Prevalence of ST1193 clone and IncI1/ST16 plasmid in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carrying blaCTX-M-55 gene from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na.
中国尿路感染患者携带 blaCTX-M-55 基因的大肠杆菌中 ST1193 克隆和 IncI1/ST16 质粒的流行情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Sci repor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卓超
  • 通讯作者:
    卓超
2007-2013年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宏斌;赵春江;王辉;曹彬;徐修礼;禇云卓;胡志东;卓超;胡必杰;刘文恩;廖康;张嵘;曾吉;王勇;罗燕萍;王占伟;刘颖梅;陈潇;田彬;苏丹红;马坚;李虹玲;郭鹏豪;周宏伟;金炎
  • 通讯作者:
    金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卓超的其他基金

blaNDM/IncX3质粒H-NS-like蛋白调控CRISPR-Cas系统对质粒和宿主菌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7231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blaNDM/IncX3质粒H-NS-like蛋白调控CRISPR-Cas系统对质粒和宿主菌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种系发育群大肠埃希菌与IncX3型耐药质粒共进化的比较性分析
  • 批准号:
    8177223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IncX3质粒的生物学特性探讨blaNDM-1在我国传播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 批准号:
    8147198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blaCTX-M-15质粒数据库探讨NDM-1在我国传播的可能性
  • 批准号:
    8127188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