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在新型隐球酵母中调控相关蛋白的研究

批准号:
3110006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姜楠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萍、刘桂友、陈晓云、陈祖耕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漆酶在真菌中普遍存在,广泛应用于工业与环境等领域。然而对真菌中漆酶调控的分子机制了解较少。新型隐球酵母表达较高的漆酶活性,作用多酚类底物产生黑色素,方便定性与定量分析;完成三个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为分子水平的诠释奠定基础,是较好的研究模型。漆酶应对环境压力存在紧密复杂的调控,针对某一蛋白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因此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是更为有效的途径。本课题在原有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构建可发生同源重组的受体菌株,实现相互作用蛋白编码基因的物理结合,经分子生物学处理,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高效的大规模筛分,称为BI-Tags(binary interaction Tags yeast two hybrid system),在覆盖率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应用该技术构建不同压力条件新型隐球酵母蛋白相互作用网,完善漆酶在新型隐球酵母中调控的分子机制。
英文摘要
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s neoformans)属担子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真菌,主要引起免疫缺陷患者脑炎。大量的文献报告表明,新型隐球酵母主要毒性致病因子包括高温生长能力、多糖荚膜(capsule)和含铜多酚氧化酶漆酶(laccase)。本项目应用改造的酵母双杂交系统BI-Tags(binary interaction Tags yeast two hybrid system)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高效的筛分,构建新型隐球酵母蛋白相互作用网,进一步完善漆酶在新型隐球酵母中的调控机制。利用传统酵母双杂交系统和BI-Tags两种方法筛选与铜应答转录因子cuf1相互作用的蛋白,在发现了具有相互作用蛋白的同时,也验证了BI-Tags技术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DNA结合结构域融合蛋白cDNA文库,实行双文库杂交筛选。通过筛选得到了198个阳性克隆,分别编码21个诱饵蛋白和57个猎物蛋白,形成64对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对。这些蛋白涉及到了生物体基本代谢途径中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基础生物新陈代谢途径的相关蛋白,并与致病因子紧密联系。丰富了新型隐球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完善了新型隐球酵母致病因子的蛋白调控机制,为以后更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压力条件下正常野生菌株和△cuf1 缺失菌株的BI-Tags 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压力条件下△cuf1 缺失菌株和正常菌株之间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菌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胡阳;姜楠;黄怡文;朱旭东
通讯作者:朱旭东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demonstration of miRNAs in the fungu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型隐球菌中 miRNA 的鉴定和功能验证
DOI:10.1371/journal.pone.0052734
发表时间:2012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Jiang N;Yang Y;Janbon G;Pan J;Zhu X
通讯作者:Zhu X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菌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姜楠;陈祖耕;朱旭东
通讯作者:朱旭东
有机物料添加对长期单施化肥土壤磷酸单酯酶基因及其转录群落的修复机制
- 批准号:4187710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1.0万元
- 批准年份:2018
- 负责人:姜楠
- 依托单位:
土壤磷酸单酯酶基因群落组成特征与磷转化关系研究
- 批准号:4147121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9.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姜楠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