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穴位从正常状态的“沉寂”到病理状态的“活化”过程和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77283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负责人:
荣培晶
学科分类:
H3118.中医针灸学
结题年份:
2010
批准年份:
2007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徐放明、姜爱平、裴玉珍、李丽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课题着重解决穴位与非穴位在感受器水平的差异,探讨穴位的功能特征与靶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穴位本身在病理情况下相关活性物质的变化关系,研究针刺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与机制。首先将穴位作为"活"的研究对象,穴位随着内脏功能活动从正常状态到病理状态过程的变化可使穴位从相对沉寂(silent)状态向唤醒(active 或sensitized)状态转化,从而改变其敏感性,使穴位的大小和功能发生改变,探讨穴位从"沉寂"到"活化"的分子机制。通过对不同内脏功能状态下穴位从相对沉寂到相对唤醒的敏化过程的研究,以证明穴位功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可修正现代躯体-内脏反射研究仅在生理状态下得出的不够全面的结论。在内脏病变时,体表穴位处在"开(唤醒或敏化)" 和"阖(沉寂)"的不同状态,对相应内脏调整或治疗作用的"质"或"量"将会发生相应变化。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1):47-50.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62-63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DOI:10.1016/s0254-6272(10)60008-8
发表时间:2010-03-01
期刊: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影响因子:2.6
作者:Ben Hui;Rong Pei-Jing;He Wei
通讯作者:He Wei
DOI:--
发表时间:--
期刊:针刺研究,2009,34(6):383-386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调控脂肪代谢
耳甲电针调节糖耐量减低机制研究
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耳针抗癫痫效应与耳甲-迷走神经联系
耳-迷走神经反射和耳穴作用途径及机理
针刺不同穴位对胃感觉和运动的调控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