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47300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407.教育管理与政策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new mechanis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financing in rural China in 2006, whereby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provided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to county governments to subsidize the expenditur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was first implemented in poor western provinces in 2006 before rolling out to all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07. It marked a historical watershed as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for long treated primarily as the fisc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s. Between 2006 and 2010,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mobilized 458.8 billion RMB that were transferred to county governments nation-wide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which 55% came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coffer. As a result, the ratio of public spending to total spending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had risen from 67% in 1997 to 93% in 2009. 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while the new mechanism reduces the rural-urban disparties slightly and increases on-budget per student spending on education moderately, it has not significantly narrowed the rural-urban gap and there is no discernable impact on the total per student expenditure. There could be two reasons for this. First, the existing studies might not capture the true effects of the new mechanism due to data and methodology limitations. Second, it may not be the data or methodology that confounds the results but the government at various level manipulated their spending patterns in such a way that the increases in spending under the new mechanism completely crowd out their own fiscal efforts. In light of this, this research uses the 2000-2007 county-level government finance data (published by the Department of Budget and Department of Exchequer of Ministry of Finance, China) and the country-level education finance data (collected by the Finance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and employs various advanced econometric techniques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intergovernment grants on education spending. This study intends to demystify the apparent lack of impact on education spending by focusing on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various levels of governments and students alike. The finding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fiscal behavior of Chinese government age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at national sca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ch types of schemes in the future.
2006年起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通过上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历史性转变。2006-2010年全国财政累计安排新增教育转移支付4588亿元。现有的实证研究发现新机制虽有助于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预算内生均教育支出,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总生均教育支出也没有显著的变化。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数据的限制造成了估计的偏差,二是研究结果可靠,但各级政府通过"新瓶装旧酒",挤出了它自身本来应用于教育的财政收入,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本课题将依据财政学理论,使用首次为学者所获得的2000-2007年全国县级教育财务数据,采用最前沿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新机制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影响,着重分析各级政府围绕新机制展开的"猫捉老鼠"式博弈及其对新机制实施效果的影响,进而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提供政策建议。

结项摘要

2006年起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变迁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研究自2015年开始对新机制的政策背景和实施效果开展了多项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主要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总结如下:.首先,我们通过政策和文献梳理,把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与阶段角色,提炼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1)针对国情制定较为现实且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2)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干预的平衡;3)清晰的政府问责机制;4)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其次,我们通过与教育部财务司和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独家获得了全国教育经费基层报表数据和刚刚完成的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实证评估了“新机制”改革对教育经费支出和义务教育普及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新机制”有效地减少了教育系统中的预算外收入,增加了财政性的公用经费支出,但是对整体的教育支出并没有显著的提升。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考察新机制对于义务教育完成时发现其影响有限:来自上级政府的项目补助平均每增加20%,完成义务教育的概率仅增加2个百分点。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县级政府通过减少人员性经费支出来降低自身的支出负担。当我们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还发现“新机制”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接着,我们将研究视角扩大到“新机制”的前身——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它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姐妹篇——农村中职免学费计划。研究发现贫困地区义教工程在提高基本建设支出的同时,挤出了人员性支出;而中职免学费计划由于没有考虑到教育收益率对于教育需求的影响,没有起到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对中国未来的教育财政体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并且于2018年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建立了“中国教育经验分享与合作平台”, 探索教育领域的“南南合作”的新模式。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9)
专利数量(0)
“学校改革,价值几何——基于北京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学区房"溢价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哈巍;余韧哲
  • 通讯作者:
    余韧哲
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县域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西部县级数据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教育学术月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晋;哈巍;伍银多
  • 通讯作者:
    伍银多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教育学术月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哈巍;陈晓宇;刘叶;张子衿
  • 通讯作者:
    张子衿
中职免学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彦林;哈巍
  • 通讯作者:
    哈巍
Does money matter? The effects of block grants on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intercensal population survey 2015
钱重要吗?
  • DOI:
    10.1016/j.ijedudev.2018.03.002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Wei Ha;Fang Yan
  • 通讯作者:
    Fang Y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医学院校合并对其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
  • DOI:
    10.16298/j.cnki.1004-3667.2021.02.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乐;吴红斌;王维民;哈巍
  • 通讯作者:
    哈巍
“粘住”还是“挤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教育与经济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哈巍;邱文琪
  • 通讯作者:
    邱文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哈巍的其他基金

大学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新建校区的准实验研究
  • 批准号:
    72074010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