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巴丹吉林沙漠横向风成床面系统的尺度效应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571006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负责人:
王振亭
学科分类:
D0101.地貌学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洪涛、安志山、王睿、温华春、蔡迪文、马兵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风成床面形态是跨越多个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复杂系统,其形成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长期困扰着国际风沙学界。弄清尺度效应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巴丹吉林沙漠广泛分布高大沙山,是风成床面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本项目以该沙漠的典型横向风成床面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几何特征测量、形态-动力学观测、沉积结构探测、年代序列重建、动力学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床面失稳、气流变化、波长选择、沉积模式等基本过程,揭示不同等级风成床面形态形成和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给出尺度效应的定量表达,为建立风成床面系统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As a complex system, aeolian bedform occurs on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Aeolian researchers have been puzzled by its formative and dynamical mechanism for a long time. Scale effect is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having the highest dune on Earth is an ideal natural ``laboratory'' to study such a system. The proposed project will select the typical transverse aeolian bedforms in this desert as subject investigated firstly, perform the field measurement and sampling related with geomorphology, wind-blown sand transport, sedimentological structures, chronology etc. secondly, and make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dynamical process final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aeolian bedform grades, to obtain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scale effect, and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multi-scale dynamic model of aeolian bedform.
同时发生在多个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风成床面形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难点问题。本项目以巴丹吉林沙漠横向风成床面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形态特征、形态-动力学过程以及演化规律等。研究团队通过四年多的艰苦工作,主要取得以下实质性进展:1)在沙漠边缘地区发现了普遍存在的盐风化现象。利用固体力学理论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岩石表面的盐层热膨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甚微,裂隙内部的盐分则可能导致岩石内部发生损伤。2)按湖盆成因分类,高大沙丘区内的湖泊属于风蚀湖。沉积物测年数据、近地表气流场特征和地表物质组成均证实,高大沙丘的存在造成丘间地风蚀成湖,而不是现代湖泊维系着高大沙丘的生长发育。3)沙丘高度、间距、波长等几何参数服从正态、对数正态、Weibull等概率统计分布规律,高度、间距、与到沙漠中心的距离两两之间为线性关系。4)系综经验模态完全分解和小波相干是分析风沙流高频观测数据的强大工具。风和沙相对应模态间相互作用的典型时间尺度从十几到数百秒不等。输沙率密度和风速二者趋势项之间符合传统的低阶多项式关系,低阶脉动项之间近似呈现正比例关系,高阶脉动项之间的小波相关系数较小。5)以迎风坡坡脚来流中的输沙率、风速、时间等风沙物理学常用物理量为自变量,建立了二维风成床面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定常情况下,各个尺度的横向风成床面都随时间的二分之一次方生长,移动速度与高度成反比。6)以动力学模型和野外观测为基础,完善了沙丘场斑图年代学研究方法。脊线年代数据显示,巴丹吉林沙漠的现代流动沙丘开始发育于20-75ka以前,年龄在10-75ka的占到75%,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老的趋势。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8
期刊: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宁文晓;王振亭
通讯作者:王振亭
DOI:10.1007/s12517-017-3322-4
发表时间:2017-12
期刊:Arab J Geosci
影响因子:--
作者:Zhen-Ting Wang;Zhi-Shan An
通讯作者:Zhi-Shan An
DOI:10.1016/j.catena.2016.08.033
发表时间:2016-12
期刊:Catena
影响因子:6.2
作者:Zhen-Ting Wang;Z. An
通讯作者:Zhen-Ting Wang;Z. An
DOI:10.1140/epje/i2018-11730-8
发表时间:2018-10
期刊: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影响因子:--
作者:Zhen-Ting Wang;Chunlai Zhang;Songbo Cen
通讯作者:Zhen-Ting Wang;Chunlai Zhang;Songbo Cen
Inverted relief landforms in the Kumtagh Desert of northwestern China: a mechanism to estimate wind erosion rates
中国西北库姆塔格沙漠的倒起伏地貌:一种估算风蚀率的机制
DOI:10.1002/gj.2739
发表时间:2017
期刊:Geolog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1.8
作者:ZHEN TING WANG;Zhong-Ping Lai;Jian-Jun Qu
通讯作者:Jian-Jun Qu
地球与火星新月形沙丘的相似性
土壤表层风蚀破碎与颗粒分离的力学机理和模型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