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861028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39.7 万元
负责人:
熊理然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10.人文地理
结题年份:
2022
批准年份:
201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祝湘辉、蔡定昆、洪菊花、赵兴玲、李燕冰、韩玉、曾卓、靳江媛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针对印缅毗连地区因民族分离主义、民族自决运动、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矛盾、反政府武装活动,致使政府在该地区的统治、治理、管辖权遭到分割、分化和碎片化等“治权破碎化”问题,着重从政治地理学视角,系统探究该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演化机理是现实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本项目在对印缅毗连地区地缘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成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事件数据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时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应用尺度政治分析、“因素-行为-机制”分析方法揭示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治权破碎化”的时空演化机理;最后基于“治权破碎化”发展趋势提出中印缅合作的行动策略。研究成果有望在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演化机理等研究内容和政治地理研究方法上实现创新,对推进政治地理学学科领域深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促进中缅印合作和维护地缘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英文摘要
In view of the prevalence of national separatism, the surging struggle for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the growing conflicts between im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or tribesmen, the frequent activities of anti-government armed forces in adjacent area of India-Myanmar, which make the government suffer from various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issues in the area’s rule, governance and jurisdiction.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geography, how to systematic explo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 for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he project plan to focus on adjacent area of India-Myanmar, on the basic of analyzing its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study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by integrated using the web crawler technology, event data analysis,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then we explo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s of scale analysis and factor-behavior-mechanism analysis method. Lastl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the project put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ies for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India and Myanmar. The project’s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achieve innovations in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political geography abo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jurisdiction fragment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exert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promoting China-India-Myanmar cooperation and maintaining Chinese geo-security.
针对印缅毗连地区因民族分离主义、民族自决运动、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矛盾、反政府武装活动,致使政府在该地区的统治、治理、管辖权遭到分割、分化和碎片化等“治权破碎化”问题,着重从政治地理学视角,系统探究该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演化机理是现实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本项目在对印缅毗连地区地缘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成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事件数据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时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应用尺度政治分析、“因素-行为-机制”分析方法揭示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治权破碎化”的时空演化机理;最后基于“治权破碎化”发展趋势,提出中印缅合作的行动策略。研究表明,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化过程。①地缘环境的作用过程、行为体地缘属性的交互过程、权力的博弈过程构成了“治权破碎化”的基本动力过程。②印缅国家民族构建不完整和非国家行为体以族群、宗教等为关系纽带的地方化“治理术”是“治权破碎化”的内在根源;国家行为体的地理链接和非国家行为体的人文链接是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外部动力来源。③从驱动逻辑看,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受安全困境和发展困境的共同作用。④“治权破碎化”本质上是对安全的政治化控制与发展的工具化行使所导致的权力领域化,其基础在于围绕安全与发展问题的互动,外在于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现实表现为各行为体间围绕利益而开展的多重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呈现出权力争夺—群体分裂—来自内部新的抵抗与冲突等循环累积过程。研究成果在印缅毗连地区“治权破碎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演化机理等研究内容和政治地理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创新,对推进政治地理学学科领域深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促进中缅印合作和维护地缘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9
期刊:热带地理
影响因子:--
作者:熊理然;刘静;刘保强;蒋梅英
通讯作者:蒋梅英
DOI:10.13284/j.cnki.rddl.003191
发表时间:2019
期刊:热带地理
影响因子:--
作者:熊理然;刘静;刘保强;蒋梅英
通讯作者:蒋梅英
DOI:--
发表时间:2022
期刊:解决问题探索
影响因子:--
作者:熊理然;杜雯慧;张一方;刘保强
通讯作者:刘保强
DOI:--
发表时间:2022
期刊:世界地理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耿溪谣;胡洋
通讯作者:胡洋
DOI:--
发表时间:2018
期刊:经济地理
影响因子:--
作者:熊琛然;王礼茂;屈秋实;向宁;牟初夫
通讯作者:牟初夫
前殖民地国家独立后政治地理空间的再领域化及其对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印缅孟为例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熊理然
  • 依托单位:
东南亚地缘经济空间多重分割重叠对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56103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熊理然
  • 依托单位:
多行为体借力博弈下“民意张力”对区域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以越南、缅甸为例
  • 批准号:
    4126103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熊理然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