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亚热带人工林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51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6.大气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uring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from 2013 to 2016, the integrated measurements of emission of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VOCs)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temperature, potential affecting factors are carried out in a sub-tropical plantation in China, so as to obtain BVOCs emission fluxes and its diurnal, daily,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 PAR at the different levels within the canopy are also measured during this campaign, so as to acquire the PAR atten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 attenuation on BVOCs emission processes and BVOCs emission flux.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is measur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zone and BVOCs emis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3 years obversational data and BVOCs empirical model and widely applied MEGAN (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 model,a practical model for this sub-tropical planatation will be developed and established, then, an emision factor will be determined.Under current atmospheric condition, the quantative response of BVOCs emision flux to the changes of th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will be studied. The evaluation of BVOCs emis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nfluenced by the climate change will be given for this sub-tropical forest. Finally, it lays a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accurate estimation of BVOCs emision and its trends from different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climate regions in China.
选择我国典型的中亚热带人工林,在2013年-2016年干湿两季开展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通量(及大气中浓度)及其主要控制因子(PAR、温度)和潜在影响因子的综合测量,获得中亚热带人工林BVOCs排放通量及其日、月、季、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测量冠层内不同高度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研究其衰减规律及其衰减对BVOCs排放的影响。测量大气中的臭氧浓度,研究臭氧与BVOCs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对3年实验数据的分析、已有的其他地区BVOCs经验模型和国际上BVOCs的通用模型,发展和建立适于中亚热带人工林的排放模型;获得本地区BVOCs的排放因子。研究目前大气状况下BVOCs排放对其主要控制因子变化的定量响应,评价中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现状及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的排放趋势。为较为全面、准确地估算我国各气候带不同类型森林BVOCs的排放状况和排放趋势奠定可靠的科学基础。

结项摘要

2013-2016年,在我国江西省泰和县亚热带人工林,综合测量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包括大气中浓度)及其主要控制因子(PAR、温度、水汽等),获得BVOCs排放通量及其日、月、季、年、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测量了代表性树种冠层内不同高度光合有效辐射(PAR),初步获得了PAR的衰减特征。测量了大气中的臭氧浓度,研究了臭氧与BVOCs排放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基于PAR能量平衡原理和3年多实测数据的分析,发展和建立了适于亚热带人工林BVOCs排放经验模型(EMBE)。通过不同方法的检验,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人工林BVOCs的排放,与国际上BVOCs普遍使用的模型(MEGAN)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EMBE和MEGAN模型确定了人工林BVOCs的排放因子。研究了实际大气状况下BVOCs排放对其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BVOCs排放对PAR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水汽和S/Q(散射辐射/总辐射)。该经验模型的主要系数在长白山温带森林、亚热带竹林、亚热带人工林均比较接近,初步显示出其普适性以及推广的可能性。利用EMBE经验模型和本项目实测2013-2016年的综合数据,得到了亚热带人工林4年间BVOCs(包括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排放量,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年排放平均值分别为2333.1和2625.9 mg m-2,发现4年间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明显的年际变化以及下降趋势。本项目获得的长时间序列BVOCs实测和模拟结果,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国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现状、变化规律等提供了准确的科学数据,也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BVOCs对于本区域及其相邻区域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产生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亚热带人工林BVOCs涉及的大气中的化学和光化学机制具有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亚热带竹林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uhl Tiffany;余树全;王彬;郝楠
  • 通讯作者:
    郝楠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whole-ecosystem isoprene and monoterpene emissions from a temperate mixed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中国北方温带混交林全生态系统异戊二烯和单萜排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DOI:
    10.5094/apr.2015.078
  • 发表时间:
    2015-07-01
  • 期刊: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Bai, Jianhui;Guenther, Alex;Duhl, Tiffany
  • 通讯作者:
    Duhl, Tiffany
Seasonal variations in whole-ecosystem BVOC emissions from a subtropical bamboo plantation in China
中国亚热带竹林全生态系统BVOC排放季节变化
  • DOI:
    10.1016/j.atmosenv.2015.11.008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Bai, Jianhui;Guenther, Alex;Wang, Bin
  • 通讯作者:
    Wang, Bin
Biogenic volatile compound emissions from a temperate forest, China: model simulation
中国温带森林的生物挥发性化合物排放:模型模拟
  • DOI:
    10.1007/s10874-015-9315-3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Bai, Jianhui;Duhl, Tiffany;Hao, Nan
  • 通讯作者:
    Hao, Nan
Estimation of the isoprene emission from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内蒙古草原异戊二烯排放量估算
  • DOI:
    10.5094/apr.2015.045
  • 发表时间:
    2015-05
  • 期刊: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Bai, Jianhui
  • 通讯作者:
    Bai, Jian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内蒙古草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建辉;王庚辰;任丽新;Brad Baker;Patrick Zimmerman;梁宝生
  • 通讯作者:
    梁宝生
热带人工橡胶林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模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建辉;Bradly Baker
  • 通讯作者:
    Bradly Baker
近20年北京晴天紫外辐射的变化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2003,27(2):273-28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建辉;王庚辰;胡非
  • 通讯作者:
    胡非
Observations and estimations of PAR and solar visible radiation in North China
华北地区PAR和太阳可见辐射的观测与估算
  • DOI:
    10.1007/s10874-012-9239-0
  • 发表时间:
    2012-09
  • 期刊:
    J. Atmos. 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建辉
  • 通讯作者:
    白建辉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建辉;王明星;胡非;James P. Greenberg;Alex B. Guenther
  • 通讯作者:
    Alex B. Guenther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白建辉的其他基金

南极太阳总辐射的长期变化及其潜在影响
  • 批准号:
    4226114475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温带森林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研究
  • 批准号:
    4097508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温带草地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研究
  • 批准号:
    40175031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