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树突状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分化在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225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负责人:
陈君敏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810.淋巴瘤与淋巴细胞疾病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曾志勇、郑玲、林寿榕、林珺芳、郑晓强、陈勇、袁明洲、张浩然、刘剑雯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骨髓瘤骨病(MBD)是因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与破骨细胞(OC)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而导致进行性骨质破坏,严重影响 MM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近年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和骨系统关系密切,参与免疫调节的树突状细胞(DC)在MM环境下可以细胞融合方式转分化为参与骨重建的OC,且是比单核细胞更具分化效率的、更接近OC的前体细胞。因此,深入研究MM环境下DC转分化为OC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项目拟分别通过在临床层面和MM裸鼠动物模型进一步证实DC向OC转分化在M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深入研究MM环境下DC 转分化为OC过程的表达谱变化并分析关键基因的调控网络和信号通路,并将在前期研究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的基础上,采用靶向干扰技术分析抑制DC-STAMP表达对MM来源DC转分化为OC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MBD发病机制并为其靶点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英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TRAP 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等手段证实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向破骨细胞转分化。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可获得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其在GM-CSF和IL-4诱导5-6天后,未成熟DC相关细胞表面分子(CD86、CD40和CD1a)明显增加,但再经RANKL和M-CSF诱导至第14天时,未成熟DC相关细胞表面分子下降,而破骨细胞相关抗原CD51/61明显增加,经TRAP染色可见多核细胞胞浆内均有紫红色的阳性颗粒,且具有骨吸收功能。上述结果证实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转分化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这为认识骨髓瘤骨病新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免疫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刘剑雯;曾志勇;陈君敏
通讯作者:陈君敏
Lentivirus-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 of DC-STAMP expression inhibits the fusion and resorptive activity of human osteoclasts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DC-STAMP表达抑制人破骨细胞的融合和再吸收活性
DOI:10.1007/s00774-013-0434-0
发表时间:2013-03
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
影响因子:3.3
作者:曾志勇;陈君敏
通讯作者:陈君敏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SSBP1)对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0702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陈君敏
  • 依托单位:
Vγ9Vδ2 T细胞对骨髓瘤微环境下树突状细胞转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调控研究
  • 批准号:
    812726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陈君敏
  • 依托单位: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及其靶向干预在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8711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8
  • 负责人:
    陈君敏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