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植物木果楝属对海岸潮间带不同生境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16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three Xylocarpus species with the differentiate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idea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mangrove plants in different coastal intertidal habitats at the omics level. Based on the available whole genome sequences of the Xylocarpus granatum, 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 of populations, combining with paleogeographic data, environmental factor correlation analysis,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will be used to study the origin, speciation and adaptive evolution of this genus, including all three Xylocarpus species ( 29 populations) distributed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and two sister terrestrial Carapa species distributed in Neotropics, in total 176 individuals. We will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mic island of divergence and estimate the intensity and effect of genetic introgression between sister species during their speciation process, and establish a population historical model for Xylocarpus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based on paleogeographic data. We will further identify candidate genes that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 varying degrees among different habitats, such as tolerance to hypoxia or salt and reveal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Xylocarpus. Our study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insight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Xylocarpus plant resources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coastal intertidal organisms at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scales.
红树植物木果楝属所具有的三种差异化生态特性物种提供了在组学水平研究红树植物对海岸潮间带不同生境适应性进化的理想模式。本项目在前期已测定的木果楝全基因组序列的工作基础上,对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木果楝属3个物种29个种群及该属陆生近缘属2种共176个个体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结合地史资料、环境因子关联分析、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对木果楝属的起源、物种分化与适应性进化机制进行研究。检测物种间基因组分化岛屿的分布模式,研究近缘物种分化过程中基因渐渗的强度和作用;结合古地理资料建立印度-西太平洋地区木果楝属植物应对环境改变的种群历史模型;从属内不同物种适应海岸潮间带不同生境相关的各种抗盐、耐低氧等性状相关调控通路着手,筛选查找受正选择作用的基因,揭示木果楝属进化中的适应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木果楝属植物资源,深入理解海岸潮间带生物在不同时空尺度的适应性进化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适应性进化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主要动力,然而目前对植物物种形成与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还知之甚少。本项目以具有三种差异化生境特性物种的红树植物木果楝属Xylocarpus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已测定的木果楝全基因组序列的工作基础上,采用种群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结合地史资料和环境因子数据,对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该属三个物种的起源、物种分化与适应性进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木果楝属与最近陆生亲缘属Carapa在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约19.6Mya)分歧。基于全基因组区间扫描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属内三个物种之间遗传分化程度强,高分化岛屿数量多且分散在基因组上多个区域。利用基于全基因组高覆盖度鉴定到的SNP位点所进行的木果楝属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同样揭示了木果楝属三个物种间的显著分化。正选择信号基因的功能注释结果揭示该属不同物种在应对海岸带生境的适应策略上存在较大差异。木果楝属三个物种之间无论在基因组序列的整体比较上,还是在参与环境适应的功能基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上均显示出较显著的种间差异。历史谱系地理与基因流分析结果均表明,木果楝属的物种分化受到生境、历史地理障碍与洋流的多重影响,现有物种存在继续分化的趋势。本项目首次在基因组水平上综合比较了木果楝属种间与种内不同层次上的遗传差异,探讨了属内具差异化生境条件的不同物种种群基因组分化模式的异同,全面分析了物种间谱系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种环境因子以及地理因子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系统地阐明了不同红树植物起源的时空异质性以及适应差异化生境所导致的种群基因组分化格局的形成过程。项目进一步对海岸带多种不同生态分布类型植物的谱系地理特征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相关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第一手的分子证据,为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海岸带植物资源提供了有意义的实例和重要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invasive weed Mikania micrantha with its native congener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genetic basis underlying successful invasion.
入侵杂草薇甘菊与其天然同源物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为成功入侵的遗传基础提供了见解
  • DOI:
    10.1186/s12864-018-4784-9
  • 发表时间:
    2018-05-24
  • 期刊:
    BMC genom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Guo W;Liu Y;Ng WL;Liao PC;Huang BH;Li W;Li C;Shi X;Huang Y
  • 通讯作者:
    Huang Y
Chloroplast phylogeography of a widely distributed mangrove species, Excoecaria agallocha,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region
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树林物种 Excoecaria agallocha 的叶绿体系统发育地理学
  • DOI:
    10.1007/s10750-017-3409-7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Hydrobiologia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Guo Wuxia;Ng Wei Lun;Wu Haidan;Li Weixi;Zhang Lei;Qiao Sitan;Yang Xiaoyang;Shi Xianggang;Huang Yelin
  • 通讯作者:
    Huang Yelin
Contrasting Phylogeographic Patterns in Lumnitzera Mangroves Across the Indo-West Pacific.
印度-西太平洋鲁姆尼策拉红树林的系统发育地理学模式对比
  • DOI:
    10.3389/fpls.2021.6370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Guo W;Banerjee AK;Wu H;Ng WL;Feng H;Qiao S;Liu Y;Huang Y
  • 通讯作者:
    Huang Y
Land masses and oceanic currents driv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Heritiera littoralis, a widespread mangrove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陆地和洋流驱动了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树林 Heritiera littoralis 的种群结构
  • DOI:
    10.1002/ece3.6460
  • 发表时间:
    2020-06-03
  • 期刊:
    ECOLOGY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Banerjee, Achyut Kumar;Guo, Wuxia;Huang, Yelin
  • 通讯作者:
    Huang, Yelin
Going with the flow: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reveals high gene flow shaping invasion pattern and inducing range expansion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Asia
随波逐流:种群结构分析揭示了高基因流塑造了薇甘菊在亚洲的入侵模式并导致其范围扩大
  • DOI:
    10.1093/aob/mcaa044
  • 发表时间:
    2020-06-04
  • 期刊:
    ANNALS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Banerjee, Achyut Kumar;Hou, Zhuangwei;Huang, Yelin
  • 通讯作者:
    Huang, Ye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药门花及其近缘种的核糖体DNAITS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云南植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施苏华;黄椰林
  • 通讯作者:
    黄椰林
红树科植物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椰林;邱小忠;施苏华
  • 通讯作者:
    施苏华
一种从特殊植物材料中制备PCR模板的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椰林;施苏华;钟 扬;谈凤笑
  • 通讯作者:
    谈凤笑
金缕梅亚科ITS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武汉植物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章群;施苏华;黄椰林;张宏达
  • 通讯作者:
    张宏达
使君子科风车子亚科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云南植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谈凤笑;施苏华;黄椰林;杜雅青;王玉国;龚洵
  • 通讯作者:
    龚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椰林的其他基金

基于转录组测序和居群基因组学的多种红树植物物种形成模式比较
  • 批准号:
    41276107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入侵潜能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 批准号:
    3107029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印度-西太平洋海岸潮间带几种红树植物系统地理格局的比较及其形成机制
  • 批准号:
    40876075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中国海海岸红树林植物角果木种群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 批准号:
    30300033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