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活性污泥单级好氧反向诱导生物除磷的代谢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5107812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负责人:
李小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E1002.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冬波、杨麒、曾恬静、丁艳、常克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以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过量摄磷为基础,由此建立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般都设置了厌氧段。申请人实验研究发现并证实,活性污泥单级好氧工艺,可以通过反向延长静置期一步氧化实现磷以及有机物的同步去除,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处理工艺。本项目以磷浓度相对较低但排放量巨大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拟融合水处理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对聚磷微生物在单级好氧条件下的聚磷机制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单级好氧条件下不同基质作为碳源时实现生物除磷的诱导条件及诱导机理;研究不同条件下生物除磷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动态演替规律以及微生物菌落变化与除磷效果的联系;研究聚磷微生物在聚磷过程中体内关键代谢物变化,分析其能量代谢与聚磷机制间的联系规律,建立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理论。本项目旨在揭示微生物在单级好氧条件下的特殊聚磷机制,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以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过量摄磷为基础,课题组研究发现并证实,活性污泥单级好氧工艺,可以通过反向延长静置期一步氧化实现磷以及有机物的同步去除。本项目主要以磷浓度相对较低但排放量巨大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拟融合水处理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对聚磷微生物在单级好氧条件下的聚磷机制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按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围绕研究任务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研究了单级好氧条件下不同基质作为碳源时实现生物除磷的诱导条件及诱导机理;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生物除磷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动态演替规律以及微生物菌落变化与除磷效果的联系;研究了聚磷微生物在聚磷过程中体内关键代谢物变化,并通过分析其能量代谢与聚磷机制间的联系规律,建立了SBR 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理论。本项目研究成果揭示了微生物在单级好氧条件下的特殊聚磷机制,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杨慧;刘志华;李小明;杨麒;方丽;黄华军;曾光明;李硕
通讯作者:李硕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杨帆;王冬波;李小明;杨麒;邓莹;罗琨;邹正军;曾恬静;邓嫔
通讯作者:邓嫔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环境科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罗冠;彭波;汪志龙;谢继慈
通讯作者:谢继慈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陈伟;贾原媛;郑伟;李小明;周俊;杨麒;罗琨
通讯作者:罗琨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中国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邓莹;王冬波;李小明;杨帆;杨麒;莫创荣;曾光明
通讯作者:曾光明
基于MOFs@Benzoxazine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修复水体中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研究
  • 批准号:
    2020JJ6005
  • 项目类别:
    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
    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李小明
  • 依托单位:
NDMA在污水生物处理和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及影响研究
  • 批准号:
    5147817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李小明
  • 依托单位:
活性污泥内聚物驱动反硝化微生物代谢机理及过程控制
  • 批准号:
    5127817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9.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李小明
  • 依托单位:
单级自养脱氨氮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工艺控制研究
  • 批准号:
    5047805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4
  • 负责人:
    李小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