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聚落空间营造的气候响应技术策略及其评价
结题报告
批准号:
5090818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黄凌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E0801.建筑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冷御寒、阮宇翔、庞辉、吴秋菊、王毅、候蕾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传统建筑一般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气候型建筑典范,传统建筑中响应地方气候的许多基本技术原理当代依然具有价值,辅以现代技术的支持,可以强化或重新获得可行性,这种策略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条件等差异极大,传统聚落形态及营造方式各不相同。对于传统聚落的研究需要"更多地强调深入细致,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不同地域人居环境个案的基本原理及适宜性途径。"通过对西藏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的现场实测及数字化模拟分析,检验评价传统营造经验及技术策略的科学性;分析气候影响因子对传统聚落生成演化的作用;从气候响应技术策略的角度重新诠释西藏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和构筑形态;并转译为相应的技术模式和建筑语汇,以建立西藏地区"地域建筑生态语汇库",发展适合西藏现代地域建筑设计的设计语言与方法。
英文摘要
研究对国外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作为指导课题的前期研究;在定性方面,从生态策略角度对西藏传统建筑的与自然地理环境关联的可持续营造策略进行分析,总结西藏传统建筑对地理资源,气候,太阳能及生物燃料等4个方面的生态利用策略。 在定量方面,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西藏传统建筑的体形系数,外围护结构传热能耗,蓄热体及传热延迟时间等热工参数,揭示西藏传统建筑空间形式,能耗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传统建筑的主观热舒适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对拉萨市传统藏式建筑居民的主观热舒适评价进行了调研,包括热湿感觉,室内风速等环境要素以及总体热舒适评价等。研究选择拉萨和林芝两个不同气候区的典型传统建筑和比照建筑进行分季节热环境实地测量及数字模拟,并对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西藏传统民居在适应特殊高原气候方面所采取的被动式策略,包括为控制热损失,防止和利用太阳辐射,防雨防潮等目的而在建筑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细部及构件处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的文化转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气候适应性与文化在西藏传统民居上的体现与表达。.本项目已发表论文8篇,正在进行3项,其中论文2篇,专著1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建筑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王培清;冷御寒;徐国涛
通讯作者:徐国涛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华中建筑
影响因子:--
作者:黄凌江;兰兵
通讯作者:兰兵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华中建筑
影响因子:--
作者:达娃扎西;黄凌江
通讯作者:黄凌江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建筑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黄凌江;兰兵
通讯作者:兰兵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建筑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黄凌江;邓传力;兰兵
通讯作者:兰兵
遗产保护视角下西藏寺院殿堂室内气候评价与控制
  • 批准号:
    5127852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黄凌江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