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副溶血性弧菌遗传多态性和微进化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87137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负责人:
周冬生
学科分类:
C0607.基因组学
结题年份:
2011
批准年份:
200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谭亚芳、高鹤、杨雷、占玲俊、李艳君、崔玉军、耿晶、韩海红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收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代的副溶血性弧菌(患者、食品、外环境分离株),共计171株,尽可能的代表副溶血性弧菌种群的多态性。综合使用DNA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大规模PCR验证、MLST、MLVA等研究技术,分析约300个基因或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而统计分析各菌株/菌型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种群结构。同时,通过比较各菌株的基因组组成,认识基因获得/缺失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尤其是毒力基因、基因组岛的水平转移),探究新菌型的遗传学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传染源(引起食物中毒)的追踪溯源提供有力的遗传学依据。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A novel genotyping scheme for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ith combined use of large variably-presented gene clusters (LVPCs) and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s (VNTRs)
结合使用大型可变呈现基因簇 (LVPC) 和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 (VNTR) 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新型基因分型方案。
DOI:10.1016/j.ijfoodmicro.2011.06.014
发表时间:2011-09-15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影响因子:5.4
作者:Xiao, Xiao;Yan, Yanfeng;Zhou, Dongsheng
通讯作者:Zhou, Dongsheng
2008. Genome plasticit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microevolution of the 'pandemic group'.
2008.副溶血弧菌的基因组可塑性:“流行病群”的微进化。
DOI:--
发表时间:--
期刊: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Extended MLST-based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phylogen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ith high levels of recombination
具有高重组水平的副溶血性弧菌基于 MLST 的扩展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发育。
DOI:10.1016/j.ijfoodmicro.2010.11.038
发表时间:2011-01-31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影响因子:5.4
作者:Yan, Yanfeng;Cui, Yujun;Zhou, Dongsheng
通讯作者:Zhou, Dongsheng
The low-salt stimulon in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副溶血弧菌的低盐刺激。
DOI:10.1016/j.ijfoodmicro.2009.11.006
发表时间:2010-01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影响因子:5.4
作者:
通讯作者:
QsvR调控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密度感应调控机制
副溶血弧菌VI型分泌系统的表型功能及基因调控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转录调控子OpaR的功能研究
ChIP-chip技术及鼠疫耶尔森氏菌毒力调控子CRP的研究
鼠疫耶尔森氏菌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