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供需平衡与风险评价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5097825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负责人:
陈志龙
学科分类:
E0802.城乡规划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玉北、杨红禹、龚华栋、孔令娟、侯占永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我国的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中,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给各类历史街区带来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地下空间开发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而且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改善了城市环境,更新了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针对历史街区保护和地下空间的特性,提出利用地下空间保护历史街区的模式和具体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因素,建立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资源数量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确定地下空间需求总量;通过历史街区对地下空间价值的影响因素,建立地下空间价值模型,确定地下空间供给量;结合地下空间需求和价值评价结果,提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供需平衡理论,建立地下空间供需平衡比例优化模型。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开发风险因素综合评价,建立地下空间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地下空间不同功能对历史街区保护所带来的风险概率。
英文摘要
在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给历史街区带来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地下空间开发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而且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改善了城市环境,更新了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针对历史街区保护和地下空间的特性,提出了利用地下空间保护历史街区的模式和具体方法;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地下空间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地下空间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地下空间需求预测模型,明确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地下空间需求等级和需求强度;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价值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地下空间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了地下空间价值模型,明确了地下空间综合价值评价标准,确定了综合价值等级;结合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质量评估、地下空间需求预测和地下空间价值评估,建立了质量、需求和价值的耦合模型,提出了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供需平衡理论;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风险因素分析,构建了地下空间开发风险评价体系,明确了各风险因素权重和综合风险评价级别。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
影响因子:--
作者:陈志龙
通讯作者:陈志龙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城市规划
影响因子:--
作者:张平;陈志龙
通讯作者:陈志龙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平;陈志龙
通讯作者:陈志龙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郭东军;谢金容;陈志龙;赵子维
通讯作者:赵子维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吴艳华;陈志龙;张冰;王可佳
通讯作者:王可佳
随机特征下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货运网络的耦合机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研究
城市地上地下多重空间协同演化机理及形态整合量化评价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