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P、MP技术的家蚕遗传纯合系构建及其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7227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1709.养蚕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孟智启; 翁宏飚; 何秀玲; 柳新菊; 刘培刚;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家蚕是农业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生物,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是蚕业史上开创性的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茧丝产质量的提高。但是,家蚕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有待深入,有性生殖条件下获得遗传上的家蚕纯合系较难。本项目利用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AMP,Ameiotic Parthenogenesis)"和减数分裂孤雌生殖(MP,Meiotic Parthenogenesis)等技术,分别构建后代雌雄所有个体基因型(除W染色体外)完全相同的中、日系遗传纯合系,杂交获得"真杂种"F1代(True hybrid),将为研究基因表达、性状形成、杂种优势机理等提供新的资源。以不同发育时期的丝腺为材料,利用家蚕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分析双亲与F1代的基因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功能分类,探讨家蚕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将进一步完善有关家蚕杂种优势的理论,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
结项摘要
为了研究家蚕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针对有性生殖条件下获得遗传上的家蚕纯合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利用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AMP,Ameiotic Parthenogenesis)”和减数分裂孤雌生殖(MP,Meiotic Parthenogenesis)等技术,分别构建了后代雌雄所有个体基因型(除W 染色体外)完全相同的中、日系遗传纯合系“无9×无9MP”、“无14×无14MP”,杂交获得“真杂种”F1 代(True hybrid)。以中、日系遗传纯合系与杂交F1代的五龄第3天、第5天、熟蚕的丝腺为材料,利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F1与双亲的基因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类与通路分析,并对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进行探讨。此外,项目组以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系(AMP系)及其原始有性生殖系为材料,在转录组与蛋白质组水平开展了AMP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1)对F1代与双亲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与显著性分析发现,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涉及蜡质合成与代谢、脂肪酰基辅酶A还原活性等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家蚕的抗性有关,提高了F1代的生长发育优势;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涉及核糖体生成、细胞核、胞外区、G蛋白偶联受体等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家蚕幼虫的大量丝蛋白合成有关,提高了F1代全茧量等茧质性状。KEGG通路分析与GO注释的结果相互之间取得了很好的验证,表明更好的抗性与更活跃的蛋白合成机制可能是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2)对热激前后的AMP系与原始亲本有性生殖系未受精卵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到生殖、卵壳形成、雌配子产生、细胞发育等生物学功能,为阐明家蚕AMP发生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思路。(3)对热激诱导过程中AMP系与原始亲本有性生殖系的未受精卵、蚁蚕的蛋白质组分析发现,卵内 Ran-GTP 结合核蛋白、肌动蛋白解聚因子是纺锤体重新形成的关键因素;在蚁蚕中差异表达的肌动蛋白、表皮蛋白和信息结合蛋白等则表明两品系的蚁蚕发育进度存在差异。项目研究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已完成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rmal Parthenogenesis of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
家蚕热孤雌生殖的转录组分析
- DOI:10.1371/journal.pone.0135215
- 发表时间:2015-08-14
- 期刊:PLOS ONE
- 影响因子:3.7
- 作者:Liu, Peigang;Wang, Yongqiang;Meng, Zhiqi
- 通讯作者:Meng, Zhiqi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Parthenogenetic Lines andnbsp;Amphigenetic Lines of Silkworm
孤雌生殖系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Biotechnology and Bioprocess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3.2
- 作者:王永强
- 通讯作者:王永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共线和交叉点融合数据的高度计海况偏差参数模型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遥感技术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作者:苗洪利;王鑫;王永强;张杰
- 通讯作者:张杰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兴利调度模型及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睿;张利升;王学敏;王永强
- 通讯作者:王永强
不同光照条件下氮浓度对衣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余佳;涂晓盟;王永强;王全喜;许丽丽
- 通讯作者:许丽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缺失标记疫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高宏雷;王永强;孔宪刚;王笑梅
- 通讯作者:王笑梅
视觉测量中基于距离相对约束的优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34卷第11期.64-66页,2006.11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永强;吕天剑;吕乃光;邓文怡
- 通讯作者:邓文怡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王永强的其他基金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胚胎蛋白质组学研究
- 批准号:31072084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3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