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容积变化与重度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后截瘫的关系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176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马向阳
学科分类:
H0610.运动系统畸形与矫正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杨进城、王智运、万磊、许俊杰、陈旭琼、王新宇、吴优、郑轶、杨雪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重度脊柱畸形需要借助全椎体截骨方能完成满意矫形,但在矫形过程中极易出现灾难性的截瘫并发症,究其原因是无法准确把握对截骨间隙的加压和撑开幅度的量化标准。我们率先提出了脊髓容积概念,利用核磁共振影像和CAD-RP数字技术测量计算脊髓容积,并筛选出最佳的测量方法与计算模式;利用动物实验获得脊髓容积过度变化导致瘫痪发生的可靠证据,摸清截骨单位高度内脊髓容积变化的安全值范围;从而根据矫形前的脊髓容积,设定矫形后的脊髓容积,并由设定的脊髓容积数值推算对应的矫形截骨间隙高度,从而得出截骨间隙加压和撑开幅度的理想数值;最终建立一套针对重度脊柱畸形安全矫形的量化方法和标准,规范重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操作,全面提升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安全性。
英文摘要
对于重度脊柱畸形,往往需要通过相邻多个椎体的连续VCR截骨来矫形,而手术最大的风险就是矫形过程中出现截瘫。这可能与脊髓过度撑开或过度短缩而造成脊髓容积改变有关。本研究主要通过羊的实验研究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脊髓撑开、短缩的过程中脊髓容积变化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从而确立脊髓撑开和短缩的安全范围,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截瘫这一严重并发症。首先,建立了应用Mimics测量脊髓容积的方法,经临床测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信。其次,进行山羊模拟手术试验,最终8只山羊顺利完成脊髓短缩试验,8只山羊顺利完成脊髓撑开试验。平均脊髓短缩距离为23.6±1.51mm,与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具有很强相关性(r=0.95,p<0.001),与T10椎体高度具有较强相关性(r =0.79,p=0.02)。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的变化值最为明显,为142.87±0.59mm3,脊髓的短缩的极限距离大约为106%截骨椎体高度。平均脊髓撑开距离为11.8±3.65mm,与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具有很强相关性(r=-0.952,p<0.001),但是与T10椎体高度、节段区域高度、椎间盘高度、节段区域单位长度内脊髓容积变化值没有相关性。再次,回顾性分析了26例重度脊柱畸形病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16.4岁,其中25例行脊髓短缩手术,1例行脊髓撑开手术。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25例脊髓短缩的患者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平均值为110.87 ± 1.22 mm3,平均短缩距离为31±1.45mm。而1例脊髓撑开距离为11.2mm,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为8.2 mm3。最终确定修正值为脊髓短缩截骨区域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的修正值我们定为110 mm3,而脊髓撑开单位长度(1mm)内脊髓容积变化值定为8mm3。最后,对其修正值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术前通过修正值计算出山羊的短缩或撑开距离。结果8只山羊均成功完成试验,均按照术前计算结果进行短缩、撑开,术中均未发生体感诱发电位信号预警,术后2天8只山羊的运动分级(Tarlov分级)均为5级。因此,我们认为,修正值是基于动物实验、临床病例回顾基础上提出并验证,可作为重度脊柱畸形安全矫形的重要参考指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97/01.bsd.0000450173.95940.ed
发表时间:2014-06
期刊: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and Techniques
影响因子:--
作者:Jincheng Yang;Xiang-yang Ma;H. Xia;Zenghui Wu;Fuzhi Ai;Kai Zhang;Qing‐shui Yin
通讯作者:Jincheng Yang;Xiang-yang Ma;H. Xia;Zenghui Wu;Fuzhi Ai;Kai Zhang;Qing‐shui Yin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尹庆水;黄金龙;马向阳;夏虹
通讯作者:夏虹
DOI:10.1371/journal.pone.0127624
发表时间:2015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Qiu F;Yang JC;Ma XY;Xu JJ;Yang QL;Zhou X;Xiao YS;Hu HS;Xia LH
通讯作者:Xia LH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邱锋;马向阳;杨进城
通讯作者:杨进城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邱锋;杨进城;马向阳
通讯作者:马向阳
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复位能力优化的相关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重度脊柱畸形VCR截骨矫形中椎板减压范围与脊柱脊髓安全短缩的量化关系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