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细粒棘球蚴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干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25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203.寄生虫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Echinococcosis is a serious zoonoses in northwest of China and more than 95% cases are cytic echinococcosis (CE) which caused by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 granulosus) infection. Xinjiang is a high risk epidemic region. Until now, there is not any report of 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in E. granulosus.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ree key members of Smads, EgSmadA, EgSmadC and EgSmadD, were cloned from E. granulosus and high expressions were found in the samples of germinal layer and protoscolex, which isolated from active CE patients. However, very little is known on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in E. granulosus. In this work, we plan to clone the TGF-β receptor I (EgTβR I) and II (EgTβ II) from the E. granulosus and detect the expression and location by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yeast two-hybrid, we plan to identify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key members of Eg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Using human TGF-β stimulation and the inhibitor of TβR I and Smad3 in E. granulosus cultivation system in vitro and in E. granulosus infection mice in vivo, we would like to know the influence of Eg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on survival and pathogenicity of E. granulosus. Using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 we plan to detect the key member's activation of EgTGF-/Smad in 200 samples of CE patients to make s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g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E. granulosus. Using TβR I and Smad3 inhibitors, we would like to know the anti-parasite possibility and effect of Eg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interference in E. granulosus infected mice, which could be a potential anti-parasite drug or vaccine targe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introduce 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into CE research field and its result will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parasite signaling pathway network, which influence the pathogenicity of E. granulosus.
包虫病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中95%是由细粒棘球蚴(Eg)感染所致囊型包虫病(CE),新疆是高发区,Eg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研究尚属空白。前期研究提示Eg存在EgSmadA、EgSmadC和EgSmadD基因,在活跃期CE病人包囊中高表达,但功能不详。本课题拟克隆EgTβRⅠ和EgTβRⅡ受体,定位并检测表达;酵母双杂交等实验鉴定EgTGF-β/Smad通路关键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及交互作用;Eg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感染动物方式,通过正向激活和反向干预实验,确定EgTGF-β/Smad信号通路对细粒棘球蚴存活和致病性的影响;利用临床CE病人标本验证EgTGF-β/Smad通路与其致病性的关系;使用抑制剂干预Eg感染小鼠模型,明确其作为新的抗包虫药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第一次将TGF-β/Smad信号通路引入CE研究领域,将极大丰富信号网络通路在包虫病致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结项摘要

包虫病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中95%患者是由细粒棘球蚴(E. g)感染所致囊型包虫病(CE)。TGF-β/Smad信号通路在E. g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旨在探讨E. g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首先成功克隆E. g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受体成员EgTβRI和EgTβRII,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主要表达定位于原头蚴体被和囊泡生发层;酵母双杂交、pull-down实验证实Eg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成员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EgTβRII能够与宿主信号分子HsBMP2结合,体外rHsBMP2刺激下游成员EgSmadE发生磷酸化。其次利用E. g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感染动物方式,发现Eg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有较好的杀伤效果,显著降低虫体在小鼠腹腔的感染率。最后利用临床CE患者标本,发现外周细胞因子TGF-β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宿主信号分子TGF-β家族可能通过EgTGF-β/Smad通路参与E. g的致病性。本课题初步阐明EgTGF-β/Smad信号通路在E. g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通过抑制剂干预明显降低细粒棘球蚴对宿主的致病性,从而为EgTGF-β/Smad中关键成员为靶点的药物研发、疫苗研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针对宿主细胞因子TGF-β家族对E. g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以及抑制剂对CE的疗效,包括用药浓度、疗程和副作用等相关指标的检测,还需进一步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细粒棘球蚴TGF-βⅠ型受体全长和胞内域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乐;王丽敏;张传山;李亮;王俊华;吕国栋;王慧;林仁勇;温浩
  • 通讯作者:
    温浩
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物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俊华;吕国栋;张富春;林仁勇
  • 通讯作者:
    林仁勇
细粒棘球蚴MKK1和MKK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亮;王俊华;吕国栋;林仁勇
  • 通讯作者:
    林仁勇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cytokine/chemokine factors of immune cell-homing to the parasitic lesions: a comprehensive one-year course study in the liver of E. multilocularis-infected mice.
免疫细胞归巢至寄生病变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转录谱:多房艾美耳球虫感染小鼠肝脏中为期一年的综合研究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163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J;Lin R;Zhang W;Li L;Gottstein B;Blagosklonov O;Lü G;Zhang C;Lu X;Vuitton DA;Wen H
  • 通讯作者:
    Wen H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38-Lik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from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细粒棘球绦虫 P38 样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分子克隆和表征
  • DOI:
    10.3347/kjp.2016.54.6.759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The Korean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ü G;Li J;Zhang C;Li L;Bi X;Li C;Fan J;Lu X;Vuitton DA;Wen H;Lin R
  • 通讯作者:
    Lin R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调节性T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与IL-8在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单骄宇;热比亚·努力;李瑞;林仁勇;温浩;李海涛
  • 通讯作者:
    李海涛
肝脏泡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9, PU.1及IRF-4 mRNA 表达水平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恒;阿米娜·艾尔肯;林仁勇;温浩
  • 通讯作者:
    温浩
慢性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型及其功能状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单骄宇;吐尔洪江·吐逊;林仁勇;李海涛;温浩;李亮;张雪
  • 通讯作者:
    张雪
过表达AnnexinA2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涛;林仁勇;卢晓梅;郑树涛
  • 通讯作者:
    郑树涛
泡球蚴18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1):18-2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俨;林仁勇;丁剑冰;卢晓梅
  • 通讯作者:
    卢晓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仁勇的其他基金

泡球蚴感染所致肝细胞表面CD155分子的活化机制及其靶向干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PDGF-BB对泡球蚴感染所致Nestin+干细胞募集和肝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 批准号:
    8186036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靶向TIGIT分子逆转泡球蚴感染导致的T细胞免疫耗竭及其机制
  • 批准号:
    81660341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miR-133a和TGF-β介导的泡球蚴感染所致宿主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学意义
  • 批准号:
    8137183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细粒棘球蚴MAPK通路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和干预对其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
  • 批准号:
    3096034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MAPK信号通路在泡球蚴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860253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噬菌体肽库筛选泡球蚴Em18抗原表位及其免疫诊断特性的研究
  • 批准号:
    3036009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