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有色金属采选冶集中区重金属污染过程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地球微生物学响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30106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4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Nonferrous metal exploitation and smelting has created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on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led toincreasedtoxicity to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s and great threats to human health. Geomicrobiology and microbial metabolism are critical in environmental geobiochemical cycle and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biogeochemical mechanismunderextreme acidic, toxic, and highlyoxidation environment in reducing their pollution and toxicity in the environment. Ourstudy will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geomicrobiology, bio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with modern micro-thermal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chniques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isotop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and mechanism between heavy metals and environmental geomicrobes at molecular level, endocrine metabolism, functional gene expression, and biodiversity, the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novel models of safety assessment for human beings on heavy metals and environmental geomicrobial responses. We aim toutilize environmental geomicrobes to better predict, assess, control, and remedy the environments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withnew unique highly efficient ways.
有色金属矿业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严重威胁到了人类健康。地球微生物及其功能群在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研究以典型有色金属采选冶集中区为源头的强酸性、高毒性、强氧化性、高络合性、高迁移性及区域性等多重极端环境下的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形成二次污染及复合污染对其地球微生物新陈代谢影响及所形成的各种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是解决重金属和选冶药剂污染的突破口。本研究将地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与现代微量热、分子生物学、同位素示踪及微束分析等先进的理化生技术相结合,通过研究重金属和选冶药剂二次污染及复合污染过程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地球微生物和功能群生长、内源和静息代谢的过程变化、功能基因表达和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从能量和物质代谢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揭示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与地球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机制,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地球微生物活动对有色矿山重金属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评价和改善、发展高效的重金属和选冶药剂二次污染和复合污染防治技术提供l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有色金属矿业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严重威胁到了人类健康。地球微生物及其功能群在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研究以典型有色金属采选冶集中区为源头的强酸性、高毒性、强氧化性、高络合性、高迁移性及区域性等多重极端环境下的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形成二次污染及复合污染对其地球微生物新陈代谢影响及所形成的各种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是解决重金属和选冶药剂污染的突破口。本项目研究综合运用地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与现代微量热、分子生物学、同位素示踪及微束分析等先进的理化生技术,对我国广西河池市有色金属矿区重金属和有机选冶药剂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污染物的来源与归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分析;此外,利用同位素分馏和微量热等技术方法调查研究了重金属和选冶药剂二次污染及复合污染过程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地球微生物和功能群生长、内源和静息代谢的过程变化、功能基因表达和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从能量和物质代谢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揭示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与地球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机制,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地球微生物活动对有色矿山重金属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通过本研究建立了有效的重金属和选冶药剂调研方案、安全评价方法;揭示了该区域中几种典型重金属和选冶药剂及其降解产物复合污染过程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地球微生物与其功能群的响应机制,较系统研究了微生物对自然界重金属元素和选冶药剂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及其环境污染效应,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评价和改善及发展高效的污染防治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6)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combined approach to evaluate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long-term heavy metals contaminated soils
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和结构综合评价方法
  • DOI:
    10.4491/eer.2017.063
  • 发表时间:
    2017-08
  • 期刊: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Wang T.;Yuan Z.;Yao J.
  • 通讯作者:
    Yao J.
The Effect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on Functional Bacteria and Metabolic Profiles in Agricultural Soil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对农业土壤中功能性细菌和代谢特征的影响
  • DOI:
    10.1007/s00128-015-1485-9
  • 发表时间:
    2015-04-01
  • 期刊: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Chai, Hankui;Yao, Jun;Ceccanti, Brunello
  • 通讯作者:
    Ceccanti, Brunello
Hazel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a potential adsorbent material for the decontamination of uranium(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榛子壳活性炭:一种用于净化水溶液中铀(VI)污染的潜在吸附材料
  • DOI:
    10.1007/s10967-016-5011-2
  • 发表时间:
    2016-08
  • 期刊: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Zhu Mijia;Liu Ruiping;Chai Hankui;Yao Jun;Chen Yunpeng;Yi Zhengji
  • 通讯作者:
    Yi Zhengji
Removal of Pb(II) by adsorption onto Chinese wal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核桃壳活性炭吸附去除Pb(II)
  • DOI:
    10.2166/wst.2015.3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Zhengji Yi;Jun Yao;Yunfei Kuang;Huilun Chen;Fei Wang;Zhimin Yuan
  • 通讯作者:
    Zhimin Yuan
广西车河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 DOI:
    10.14034/j.cnki.schj.2016.02.01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四川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成;王哲;姜新舒;朱米家;姚俊
  • 通讯作者:
    姚俊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Influence of clay minerals on the Bacillus halophilus Y38 activity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厌氧条件下粘土矿物对嗜盐芽孢杆菌Y38活性的影响
  • DOI:
    10.1016/j.clay.2010.10.008
  • 发表时间:
    2010-12
  • 期刊:
    Applied clay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姚俊
  • 通讯作者:
    姚俊
Microcalorimetr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oxic action of ammonium ferric(III) sulfate on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pure microbes.
硫酸铁(III)铵对纯微生物代谢活性毒性作用的微量热研究。
  • DOI:
    10.1016/j.etap.2007.11.004
  • 发表时间:
    2008-05
  • 期刊: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姚俊
  • 通讯作者:
    姚俊
非编码RN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临床与病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俊;许亚平;石岩
  • 通讯作者:
    石岩
染料掺杂胆甾相液晶激光器的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乌日娜;李漫;史瑞新;邬小娇;岱钦;姚俊
  • 通讯作者:
    姚俊
Biological and microcalorimetric studies the toxic effect of organoarsenic(V) compounds to wild strai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生物和微量热研究了有机砷(V)化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野生株的毒性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姚俊
  • 通讯作者:
    姚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姚俊的其他基金

典型有色金属矿山有机选冶药剂消减过程的同位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批准号:
    41573080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农用药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27309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1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