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砷性砷氧化细菌砷替代磷的分子机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7010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106.微生物与环境互作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袁继红; 刘光辉; 王倩; 李向阳; 刘红亮; 李月; 黄银燕; 李洁;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近期报道的细菌利用砷替代磷而维持生命的砷基生物的发现对于生命组成、起源进化和生物化学等领域意义巨大。虽然砷是否替代了DNA中的磷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微生物能利用砷来生长、且砷可以参入一些蛋白、糖类和脂类中已有初步的生化证据,其分子机制和代谢途径还亟待深入探索。本课题组在多年研究砷代谢细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几株砷氧化菌确实可以在含砷不加磷的培养基上生长。本项目以我们在地下水沉积物中分离的嗜砷性砷氧化菌Agrobacterium sp. GW4为主进行研究,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阐明该菌利用氧化As(III)产能而进一步利用氧化产物As(V)替代磷的机理和相关代谢途径,并同时对已有的100株高抗砷菌的砷替代磷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相关性进行研究。其结果将预计提出新型的与砷氧化相偶联的砷替代磷代谢的机制并充实或改良细菌利用代谢砷而维持生命的机理和代表种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结项摘要
砷氧化菌利用砷氧化酶AioAB将毒性强的亚砷酸盐[As(III)]氧化为毒性较弱的砷酸盐[As(V)]。本项目利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嗜砷性砷氧化根癌农杆菌GW4利用氧化As(III)产能而进一步利用氧化产物As(V)替代磷的机理和相关代谢途径。研究发现,1)该菌的砷氧化可促进ATP/NADH的产生并促进细菌的生长。在缺磷条件下加As(III)促长,砷氧化酶基因aioA的缺失和互补实验证明砷氧化与ATP/NADH的产生、促长作用及砷对磷的替代相偶联。砷氧化产物As(V)由磷酸盐结合蛋白PstS结合转运进入细胞内,As(V)在蛋白和脂类分子中发现,在DNA, RNA和糖类中没有发现。可能形成了砷脂和砷蛋白。质谱分析表明砷脂很可能形成了砷脂双分子层以构建细胞膜(Wang et al., Environ Microbiol, 2015)。2)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了与砷磷代谢密切相关的砷基因岛和可能的砷氧化调控机制(Li et al., Frontier in Microbiology, 2013)。3)通过转座子突变、基因敲除与互补、报告基因融合和体内体外互作等技术证明了磷酸双组份调控系统PhoBR对细菌砷氧化的调控作用(Chen et al.,Frontier in Microbiology, 2015)。4)研究还发现GW4菌中的砷氧化酶AioAB也可以氧化锑,但其效率没有氧化砷的强(Wang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5) 5)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蛋白质组、转录组、基因敲除与互补和酶学等方法,发现了一个新型的锑氧化酶 (Li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5)。以上结果表明细菌为适应环境存在砷替代磷的能力和调控的相关性,这些成果对其分子机制的认识和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gulation of arsenite oxidation by the phosphate two-component system PhoBR in Halomonas sp. HAL1.
盐单胞菌中磷酸双组分系统 PhoBR 对亚砷酸盐氧化的调节。
- DOI:10.3389/fmicb.2015.00923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5.2
- 作者:Chen F;Cao Y;Wei S;Li Y;Li X;Wang Q;Wang G
- 通讯作者:Wang G
微生物对锑的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明顺;李洁;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Paenibacillus ferrarius sp. nov., a novel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iron mineral soil
费拉类芽孢杆菌 sp.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2.8
- 作者:Chen F;Li Y;Wei S;Wang G
- 通讯作者:Wang G
不同类型铜合金板的杀菌特性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砚;邹正中;田维嘉;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Actinotalea ferrariae sp nov., isolated from an iron mine,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the genus Actinotalea
Actinotalea ferrariae sp nov.,从铁矿中分离出来,并修正了 Actinotalea 属的描述
- DOI:10.1099/ijs.0.048512-0
- 发表时间:2013-09-01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2.8
- 作者:Li, Yanzhi;Chen, Fang;Wang, Gejiao
- 通讯作者:Wang, Geji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1 株来自陕西盐湖的极端嗜盐古菌的分离及鉴定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三价砷氧化细菌Acidovorax sp. GW2中As(III)氧化酶基因和调控序列的克隆鉴定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凯;黄银燕;王倩;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Removal of toxic chromate using free and immobilized Cr(VI)-reducing bacterial cells of Intrasporangium sp. Q5-1
使用游离和固定的 Intrasporangium sp. 还原 Cr(VI) 细菌细胞去除有毒铬酸盐。
- DOI:10.1007/s11274-009-0047-x
- 发表时间:2009-04
- 期刊: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微生物对硒的还原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进展——纪念硒发现200周年
-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109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丹;夏险;王革娇;郑世学
- 通讯作者:郑世学
硒是双刃剑? ———谈微生物中的硒代谢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郑世学;粟静;王瑞;王革娇
- 通讯作者:王革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王革娇的其他基金
丛毛单胞菌和肠杆菌混合镉钝化菌剂与水稻的互作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8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氢噬胞菌H7砷氧化和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降解的代谢偶联机制
- 批准号:31870086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5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细菌砷氧化驱动的砷脂形成和代谢途径的变化
- 批准号:31670108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砷氧化根癌农杆菌砷抗性与抗生素抗性的共调控机制
- 批准号:31470226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8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亚砷酸氧化菌对砷的感应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批准号:30970075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极端嗜盐古菌金属内稳态基因的功能与转录调控机理
- 批准号:30671140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砷污染废水的遗传工程菌净化与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30570058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2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