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丙肝病毒包膜蛋白中构象依赖的关键组氨酸影响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156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负责人:
戚中田
学科分类:
H2103.肝炎病毒与感染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秦照玲、曹明媚、刘媛、朱勇喆、关默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入侵是病毒感染的首要环节,也是抗病毒策略的重要靶标,其包膜糖蛋白(E1、E2)与子代病毒组装和新一轮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目前对HCV入侵过程中包膜蛋白构象改变及其机制方面知之甚少,而组氨酸(His)作为唯一一个质子化状态变化接近于病毒融合阈值(~pH6)的氨基酸,被认为在低pH依赖的HCV感染中起关键作用。本课题拟采用遗传突变方法,构建含单个或多个His突变的HCV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出病毒RNA,电穿孔导入表达或不表达CD81的Huh7细胞,检测各突变对病毒复制、感染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中核心蛋白含量,分析各突变对病毒组装与释放的影响;用已建立的膜融合系统,检测各突变对低pH依赖的HCV膜融合活性的影响;最后,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对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从而确定HCV包膜蛋白中数个关键保守His残基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为HCV入侵抑制剂的开发提供新靶点。
英文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入侵是病毒感染的首要环节,其包膜糖蛋白(E1、E2)与病毒新一轮感染密切相关。因组氨酸(His)的质子化状态变化接近于病毒融合阈值(~pH6),被认为在低pH依赖的HCV感染中起关键作用。本课题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结合E2蛋白结构特点,选取了三个关键部位的保守组氨酸位点(H421,H490和H621)。采用遗传突变方法,构建了含His点突变的亚克隆质粒和全长质粒,体外转录出全长的野生型和各突变型病毒RNA,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将其分别导入HCV易感细胞Huh7.5.1细胞,发现各突变与野生型病毒具有相似的电穿效率。H421A突变体的病毒滴度、RNA复制和蛋白表达水平均稍高于野生型病毒,而H490A和H621A突变体均低于野生型病毒,尤其是H621A上清无明显感染性。由于Huh7.5.1细胞支持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再次感染,故用不表达CD81分子的Huh7细胞来研究各突变对单周期病毒复制、感染性的影响。发现H421A突变体的感染性比野生型高1~2倍,H490A突变体比野生型低约15倍,而H621A突变体未检测出感染性。对电穿后P1/6d细胞内HCV RNA和病毒蛋白(core和NS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发现H421A突变的病毒RNA拷贝数和蛋白表达高于野生型,而H490A和H621A突变均与野生型类似或稍低;H421A突变体的特异感染性稍高于野生型,H490A突变体比野生型低3倍,提示H421A突变体能增强病毒复制和蛋白表达,但不影响子代病毒的入侵能力;H490A和H621A突变体虽不影响病毒复制与蛋白表达,但均能显著降低子代病毒的感染性,说明这两个组氨酸残基影响的是病毒入侵过程。进一步构建了含点突变的HCV E2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并在细胞中表达;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CD81大胞外环(LEL)蛋白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E2蛋白与CD81的结合活性。发现与野生型E2蛋白的CD81结合活性相比,H490A-E2蛋白的CD81结合活性下降,而H621A-E2蛋白的CD81结合活性极低或甚至完全丧失,这也与上述感染表型的结果相符。综上,本课题从HCV E2包膜蛋白中鉴定出了三个关键且保守的组氨酸残基,阐明了它们在整个病毒生活周期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影响机制,尤其是H490和H621在CD81介导的HCV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病毒入侵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靶点。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16/j.virusres.2012.11.010
发表时间:2013-03
期刊:Virus research
影响因子:5
作者:Zhao-Ling Qin;He-peng Ju;Wen-bo Wang;H. Ren;Mo Guan;P. Zhao;Z. Qi
通讯作者:Zhao-Ling Qin;He-peng Ju;Wen-bo Wang;H. Ren;Mo Guan;P. Zhao;Z. Qi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生命的化学
影响因子:--
作者:秦照玲;鞠鹤鹏;戚中田
通讯作者:戚中田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影响因子:13.2
作者:Qian, Xi-Jing;Zhu, Yong-Zhe;Zhao, Ping;Qi, Zhong-Tian;
通讯作者:
DOI:10.1099/vir.0.000091
发表时间:2015-06
期刊: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影响因子:--
作者:Zhao-Ling Qin;He-peng Ju;Ting-ting Gao;Wen-bo Wang;H. Ren;P. Zhao;Z. Qi
通讯作者:Zhao-Ling Qin;He-peng Ju;Ting-ting Gao;Wen-bo Wang;H. Ren;P. Zhao;Z. Qi
DOI:10.3748/wjg.v20.i13.3457
发表时间:2014-04
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影响因子:4.3
作者:Yongzhe Zhu;X. Qian;P. Zhao;Z. Qi
通讯作者:Yongzhe Zhu;X. Qian;P. Zhao;Z. Qi
乙脑病毒包膜蛋白中突破血脑屏障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鉴定及机制研究
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安五酸和甘五酸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靶点及作用机制
包膜区或/和非编码区基因替换对HCV细胞亲嗜性(种属特异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人SR-BI在参与介导HCV与靶细胞膜融合中的作用机制
HGV作为肝组织靶向性复制型基因治疗载体的实验研究
庚肝病毒全其因组RNA猴肝接种及其致病性研究
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疾病相关表位及应用基础研究
全长庚肝病毒基因一次性RT-PCR克隆及转基因鼠模型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