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探针的制备及其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090512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12.微纳机械系统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碳纳米管探针在纳米表征等领域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而碳纳米管探针的长度和角度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项目提出基于束流诱导Pt沉积制备纳米管探针,基于聚焦离子束(电子束)技术对纳米管探针的长度、角度和刚度等参数精确控制和优化研究,实现长度小于500纳米、角度控制精度优于1 的纳米管探针制备。阐明聚焦离子束调控纳米管探针角度的微观作用机理。解决碳纳米管探针在对大深宽比陡峭结构表征中,能够高分辨率且稳定表征的关键技术难题。深入研究纳米管探针的不同参数{横向弹性系数(长径比)、角度、末端结构及工作振幅等}对其成像分辨率影响,研究提高探针分辨率的有效途径,建立碳纳米管探针测量性能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本课题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碳纳米管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应用的关键难题,为拓展AFM应用领域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结项摘要

本项目紧密围绕制造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制备工艺优化和性能表征四个研究方向展开,1)建立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探针的高精度多自由度制造平台,实现高分辨在线观测、纳米操纵、局部诱导沉积固定和纳米管参数优化等关键功能,优化平台设计提高制备效率;2)基于理论计算、振幅-相位-形貌分析和扫描电镜在线观测,探究了CNT探针对陡峭位置的成像假象形成机理,研究了CNT探针的纳米尺度力学效应,为其高分辨率成像提供了重要依据。3) 系统研究了CNT探针组装法制备工艺、电子束诱导Pt沉积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束局部诱导沉积刚度增强技术,实现了大长径比且性能稳定的CNT探针制造;研究了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 FIB)纳米制造的核心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FIB离子注入原位气体辅助刻蚀技术、一种有效校正FIB像散方法,完成了CNT探针长度和角度的高精度调控研究,最终获得了长度和横向刚度可控性好、角度控制精度优于1°的纳米管探针制备。4)针对矩形槽、狭缝和纳米点阵等典型微结构,开展了CNT探针的原子力显微表征研究,探究了CNT探针的极限分辨率,验证了局部诱导沉积刚度增强技术CNT探针在表征大深宽比结构时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可稳定获得82°侧壁陡峭度形貌表征(垂直于探针扫描方向)。项目的开展解决了CNT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制备及参数优化中的关键难题,对CNT探针的表征应用和机理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出版英文专著2部,发表期刊论文15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期刊CIRP Annals、Optics Express等SCI收录11篇、EI收录14篇,他引22次,3项授权发明专利,2次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项国际会议奖,已培养研究生4名。获得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奖励称号。2012年本项目成功获得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工作,已完成项目计划研究内容。此外,还针对CNT探针在制备和表征应用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如CNT探针对样品-探针间作用力更敏感、局部诱导沉积刚度增强技术等,展开了系统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炼了FIB纳米制造技术中存在的多个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纳米尺寸效应、材料加工工艺性和离子注入损伤,相关研究工作将在已获得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中系统研究和展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5)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Effective lateral stiffness enhancement of high-aspect-ratio carbon nanotube probe
高纵横比碳纳米管探针的有效横向刚度增强
  • DOI:
    10.1504/ijnm.2013.052885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feng Gao;Zongwei Xu;Lihua Xu
  • 通讯作者:
    Lihua X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uperfocusing of plasmonic lens with chirped circular nanoslits
啁啾圆形纳米缝等离子体透镜超聚焦的实验研究
  • DOI:
    10.1364/oe.18.003438
  • 发表时间:
    2010-02-15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Fu, Yongqi;Liu, Yu;Fang, Fengzhou
  • 通讯作者:
    Fang, Fengzhou
Fabricat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s using focused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XeF2 gas-assisted etching
使用聚焦离子束注入和 XeF2 气体辅助蚀刻制造微/纳米结构
  • DOI:
    10.1088/0960-1317/19/5/054003
  • 发表时间:
    2009-04
  • 期刊: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Xu, Z. W.;Fang, F. Z.;Fu, Y. Q.;Zhang, S. J.;Han, T.;Li, J. M.
  • 通讯作者:
    Li, J. M.
The Size Effect of Periodic Metallic Nanoholes Array in Surface Enhance Raman Scattering Substrate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中周期性金属纳米孔阵列的尺寸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ng, Xuan;Fu, Yongqi;Xu, Zongwei;Fang, Fengzhou;Li, Junmei;Hu, Xiaotang
  • 通讯作者:
    Hu, Xiaotang
基于聚焦离子束铣削技术的微刀具制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少婧;徐宗伟;房丰洲;胡小唐
  • 通讯作者:
    胡小唐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面向Ga+和惰性离子的聚焦离子束加工机理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瑞丽;徐宗伟;王前进
  • 通讯作者:
    王前进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on nanodiamond-derived carbon onions
纳米金刚石衍生碳洋葱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DOI:
    10.1016/j.npe.2019.03.005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莹;徐宗伟;Andreas Rosenkranz;Mathias Rommel;史长坤;房丰洲
  • 通讯作者:
    房丰洲
基于SEM纳米切削装置的设计与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冰;徐宗伟;兀伟;王志强
  • 通讯作者:
    王志强
一种基于SEM在线纳米切削的切削力检测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宗伟;刘立芳;贾瑞丽;国晨
  • 通讯作者:
    国晨
滚压印圆柱母光栅的微刻划制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宗伟;李龚浩;兀伟;邢晓东;李万里;刘红忠;陈明
  • 通讯作者:
    陈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宗伟的其他基金

聚焦离子束制备4H-SiC功能缺陷:加工、表征与模拟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基于SEM在线纳米切削的加工极限及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57538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功能器件的聚焦离子束制造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127555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