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核基因标记的有尾目两栖动物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37217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梁丹; 沈星星; 耿洁; 封彦杰; 陈梦云; 陈晓红;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Salamanders (Caudata), one of three major groups of living amphibians, comprise more than 600 extant species, most commonly grouped into 67 genera and 10 families. Because salamanders are often used as model systems to assess fundamental issues of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al and biogeographical evolution, robust phylogenetic hypotheses concern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animals are basic necessitie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stem tree of life for living salamanders, mostly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data. The bottleneck is the lack of nuclear markers that can work with amphibians. To this end, based on our recent studies on marker screening and development, we plan to develop 30-50 nuclear markers, highly universal across all amphibian species, for amphibian phylogenomic studies. These new developed markers will be applied to resolve three important but unresolved phylogenetic questions of salamanders: the family-level relationships among living salamander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Plethodontidae,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Hynobiidae.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n universal nuclear marker toolkit for future molecular systematic works on amphibians, construct a reliable stem tree for living salamanders, and accelerate the completion of the Amphibia Tree of Life.
有尾目是两栖动物的三大类群之一,包含了10科67属600多个物种,常被用做模式生物来研究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动物地理上的问题,而关于有尾目中不同分类单元间、各物种间的可靠的系统发育关系则是关键的背景知识,在这些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关于有尾目动物内部系统发育关系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的阐明,其主要瓶颈在于缺少适用于两栖动物、数量足够的核基因分子标记。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的工作基础,计划为两栖动物开发30-50个高度通用的核基因分子标记,使之成为两栖动物分子系统学通用的分析工具集;同时,我们还会将这些核基因标记在有尾两栖类中进行实际应用,利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方法解决有尾两栖动物的3个主要系统发育问题(科级间关系、无肺螈科内部关系、小鲵科内部关系),基本完成有尾两栖动物生命树的主干构建工作,推进两栖动物整体生命之树计划的完成。
结项摘要
有尾目是两栖动物的三大类群之一,常被用做模式生物来研究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动物地理上的问题,而关于有尾目中不同分类单元间、各物种间的可靠的系统发育关系则是关键的背景知识,在这些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成功开发了一套能在所有脊椎动物类群中广泛适用的核基因分子标记工具箱,并建立了一套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的PCR产物快速测序技术,可以同时测定大小不同、丰度不同、甚至有杂带的上万个PCR产物的全序列,而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还不到常规Sanger测序的1/10,为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获得大量分子数据的方法(MER 2016)。基于这些新的研究方法,我们分别用30、27、50个新型核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对有尾两栖动物的3 个主要系统发育问题(科级间关系、小鲵科内部关系、无肺螈科内部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完全解析了有尾目两栖动物现生10个科之间的系统关系,强烈支持隐鳃鲵亚目为基出类群,鳗螈科为次基出类群;(2)完全解析了小鲵科内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 (MPE 2014);(3)基本解析了无肺螈科内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发现无肺螈科起源于白垩纪末期(65 Ma),大大早于90 Ma的早期估算结果,并发现在时间估算中线粒体基因会结出系统性偏大的结果,使用核基因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Syst Biol 2016)。基本完成了有尾两栖动物主干生命树的构建工作,推进了两栖动物整体生命之树计划的完成。. 此外,在本项目的部分支持下,我们还(1)研究了使用大数据解析困难系统学问题的风险,提出了一种“问题特异性”的大数据分析策略,能有效的消除大数据分析中不同的数据集给出的结论自相矛盾的问题(Syst. Biol., 2015);(2)构建了高精度的蛙类科级关系生命树(PNAS 2017);(3)利用内含子标记研究了劳亚兽哺乳动物的目级关系,得出了翼手目与奇蹄目关系更近的新结果(GBE 2017);(4)为鞘翅目昆虫开发了一套高通用性的核基因分子标记集(MER 2017)。本项目圆满完成了项目设定的各项目标并有较大的突破,共发表第一标注SCI论文4篇,第二标注SCI论文3篇,其中3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大于10。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electing Question-Specific Genes to Reduce Incongruence in Phylogenomics: A Case Study of Jawed Vertebrate Backbone Phylogeny
选择特定于问题的基因以减少系统基因组学中的不一致:有颌脊椎动物骨干系统发育的案例研究
- DOI:10.1093/sysbio/syv059
- 发表时间:2015-11-01
- 期刊:SYSTEMATIC BIOLOGY
- 影响因子:6.5
- 作者:Chen, Meng-Yun;Liang, Dan;Zhang, Peng
- 通讯作者:Zhang, Peng
A reinvestigation of phylogeny and divergence times of Hynobiidae (Amphibia, Caudata) based on 29 nuclear genes
基于29个核基因的Hynobiidae(两栖类、有尾目)系统发育和分化时间的再调查
- DOI:10.1016/j.ympev.2014.10.010
- 发表时间:2015-02-01
- 期刊: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4.1
- 作者:Chen, Meng-Yun;Mao, Rong-Li;Zhang, Peng
- 通讯作者:Zhang, Peng
Genome-wide survey of nuclear protein-coding markers for beetle phylogenet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resolving both deep and shallow-level divergences
甲虫系统发育核蛋白编码标记的全基因组调查及其在解决深层和浅层分歧中的应用
- DOI:10.1111/1755-0998.12664
- 发表时间:2017-11-01
- 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 影响因子:7.7
- 作者:Che, Li-Heng;Zhang, Shao-Qian;Zhang, Peng
- 通讯作者:Zhang, Peng
Parallel tagged amplicon sequencing of relatively long PCR products using the Illumina HiSeq platform and transcriptome assembly
使用 Illumina HiSeq 平台和转录组组装对相对较长的 PCR 产物进行并行标记扩增子测序。
- DOI:10.1111/1755-0998.12429
- 发表时间:2016-01-01
- 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 影响因子:7.7
- 作者:Feng, Yan-Jie;Liu, Qing-Feng;Zhang, Peng
- 通讯作者:Zhang, Peng
Phylogenomics reveals rapid, simultaneous diversification of three major clades of Gondwanan frogs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系统基因组学揭示了白垩纪-古近纪边界冈瓦纳蛙三个主要分支的快速、同时多样化
- DOI:10.1073/pnas.1704632114
- 发表时间:2017-07-18
- 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影响因子:11.1
- 作者:Feng, Yan-Jie;Blackburn, David C.;Zhang, Peng
- 通讯作者:Zhang, P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l-4%Ag合金中Ag原子偏析的低温正电子湮没参数研究
- DOI:10.11804/nuclphysrev.37.2020002
- 发表时间:2021-03
- 期刊: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作者:聂聪;刘晓双;张鹏;刘贵仲;曹兴忠;王宝义;于润升
- 通讯作者:于润升
基于OpenFOAM的周期性管内流动边界处理方法研究
- DOI:10.13255/j.cnki.jusst.2017.03.003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鹏;凡凤仙
- 通讯作者:凡凤仙
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特征和主成分分析研究
- DOI:10.13430/j.cnki.jpgr.2016.01.014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钟彩虹;李大卫;韩飞;刘小莉;张鹏;黄宏文
- 通讯作者:黄宏文
草原化荒漠区中间锦鸡儿灌丛土壤线虫群落
- DOI: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421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宋承承;梅续芳;张鹏;王业林;王德凯;解李娜;马成仓
- 通讯作者:马成仓
三属麦1号抗条锈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
- DOI:10.13207/j.cnki.jnwafu.2017.08.011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石;刘易科;张鹏;黄文娣;李光军;武慧雯;裴春萍;马东方;方正武
- 通讯作者:方正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张鹏的其他基金
基于基因组数据自动化分析为后生动物类群大规模开发扩增子捕获探针的实现
- 批准号:32370477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和吸收谱联用原位研究PEDOT纳米杂化材料的控制合成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60 万元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多基因分析的脊椎动物通用环境DNA metabarcoding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8 万元
- 项目类别:
基于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的聚合物杂化金纳米粒子溶液成膜过程研究
- 批准号:11905306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新的简化基因组捕获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湍蛙属物种系统关系解析上的应用
- 批准号:31872205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无尾目两栖动物科级主干生命树的构建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 批准号:31672266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猕猴社会结构的量化研究
- 批准号:31470456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8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海南猕猴群内冲突、和解及其社会稳定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31270442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8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眼镜蛇与版纳鱼螈Hox基因簇的解析与进化基因组学分析
- 批准号:31172075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秦岭川金丝猴重层社会系统的研究
- 批准号:31000175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2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