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cGMP信号通路的白芍养血柔肝作用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356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负责人:
张建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207.中药药性理论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景霞、李伟、欧丽娜、张玮、孙晋华、葛阳、李怡文、黄银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白芍为传统补血药,具有养血柔肝作用。本课题以前期研究为基础,采用血虚肝郁证动物模型和缺血性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模型进行整体和离体实验,从促进造血功能、调整HPA轴、抗氧化应激和细胞保护等方面揭示白芍的养血柔肝解郁作用特点;从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研究芍药苷对NO/cGMP信号通路关键物质NO和cGMP的影响,对该通路调控因素Glu及其受体、NOS、sGS和PDE的影响,揭示血虚肝郁证NO/cGMP信号通路的病理变化,探讨芍药苷养血柔肝调控NO/cGMP信号通路抗应激的分子机制。本课题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学技术相结合,首次采用血虚肝郁证动物模型和缺血性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研究中药的养血柔肝作用,首次应用NO/cGMP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血虚肝郁证的分子机制,可以深入阐明中药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为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英文摘要
背景:白芍为传统补血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养血柔肝为白芍作为补血药的主要作用特点。内容:本项目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成功建立了血虚肝郁证大鼠模型,并采用该动物模型和皮质酮致PC12神经细胞损伤模型进行整体和离体实验,从促进造血功能、调整HPA轴、抗氧化应激和神经保护等方面揭示芍药苷养血柔肝作用特点和物质基础;揭示血虚肝郁证NO/cGMP信号通路的病理变化,探讨芍药苷调控NO/cGMP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本项目研究建立的辐射致血虚结合束缚应激大鼠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中医血虚肝郁的证候模型;芍药苷的养血柔肝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造血细胞因子,调节HPA轴,脑内5-HT等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来实现的;其机制与对NO/cGMP信号通路关键物质NO和cGMP的影响,对该通路调控因素Glu及其受体、NOS、sGS和PDE的影响有关。意义:本课题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学技术相结合,探讨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作用特点和物质基础,阐明中药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为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中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屈胜胜;张建军
通讯作者:张建军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李艳霞;张建军
通讯作者:张建军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中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李伟;王景霞;王淳;屈胜胜
通讯作者:屈胜胜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屈胜胜;王景霞;王淳;李伟
通讯作者:李伟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王景霞;阳志晖;葛阳;周恬恬
通讯作者:周恬恬
从玛咖“性温味甘健脾”研究玛咖多糖促进能量代谢及免疫调控机制
  • 批准号:
    8187435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张建军
  • 依托单位:
基于代谢组学特征的白芍养血柔肝“证-效”研究及芍药内酯苷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147337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张建军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