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补体C3在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57216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负责人:
林江凯
学科分类:
H2001.康复治疗与康复机制
结题年份:
2008
批准年份:
200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林江凯、王宪荣、陈志、吴国材、周建军、夏永智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胶质瘢痕是中枢神经再生的主要障碍之一,阐明胶质瘢痕的形成机理对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十分必要。损伤性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胶质瘢痕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而激活的补体系统可介导损伤性免疫炎症反应。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BSB)开放迅速而持久;损伤部位的炎细胞浸润及细胞炎症因子产生与补体沉积一致;BSB开放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程度与胶质瘢痕形成明显相关,这些现象均提示补体在胶质瘢痕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已知血中最丰富的补体成分C3在补体级联反应中起中心放大作用;具有趋化作用的C3a刺激炎症因子(IL-β、TNF-α和TGF-β等)合成,这些因子反过来进一步激活或上调补体的合成;同时胶质细胞表达C3aR,可能经C3a直接被激活从而形成胶质瘢痕。故本课题拟通过离体胶质细胞划伤模型和C3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比较,利用神经免疫、神经病理、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及行为学方法,揭示补体在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0(16):101-104,2006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4(4):304-306,2008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Antisense vimentin cDNA combined with chondroitinase ABC reduces glial scar and cystic cavity form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反义波形蛋白 cDNA 与软骨素酶 ABC 相结合可减少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疤痕和囊性空腔的形成。
DOI:10.1016/j.bbrc.2008.10.024
发表时间:2008-12
期刊: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3.1
作者: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3 (5):347-350,2007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5(5):430-433, 2006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给予姜黄素结合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脊髓胶质瘢痕的机制研究
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脊髓损伤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Curcumin的干预效应
联合干预Vim和CSPG对大鼠脊髓胶质瘢痕的影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