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洋疣孢菌属中勘探和挖掘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小分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30002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29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1.微生物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Microbi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MSM) have been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uberculosis therapeutics (tuberculosis will be the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 in next 20 years in China). Intriguingly, many anti-TB MSM are derived from Mycobacterium neighboring genus in taxonomy. Recen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o accelerate the discovery rate of novel anti-TB drugs including strategies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rom proprietary MSM library, evidenced by isolation of series of new species in Verrucosispora from South China Sea [1]. The resulting compounds, new abyssomicins, proximicins and others, show potent anti-TB activities [2].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focus on bioprospecting of diversity, bio-activities, biosynthesis mechanisms, induction and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MSM in dozens of Verrucosispora species by genome mining, activation of cryptic gene clusters and NanoDESI-MS/MS networking techniques. Results gained from the above research will shed lights on discovery of novel anti-TB drug lead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ry path of TB.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结核病被公认为中国未来20年第一大传染病,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抗结核天然药物都来自于分类学上临近分支菌属的微生物菌株。我们前期从自主构建的我国南海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库中高通量筛选获得多株海洋疣孢菌新种[1],其abyssomicin、proximicin类和其它新化合物等都展现出抗结核活性[2]。本研究拟从基因组角度出发,利用基因组挖掘(genome mining)策略,结合多种激活沉默基因簇手段和灵敏的二级质谱小分子网络(NanoDESI-MS/MS networking)检测技术,对实验室海洋疣孢菌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生物活性、合成机制、新颖同系物的诱导产生,以及高效表达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发现和探索协同进化的奥秘提供理论和物质基础。

结项摘要

在构建了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菌种库基础上,依据OSMAC策略,采用多种不同培养基刺激疣孢菌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结合高通量筛选手段和本实验室建立的以细胞为靶标的抗BCG筛选模型,从中鉴定出包括2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新proximicinD,E合物在内的五个proximicins类化合物,一个新的abyssomicin Y和3个已知abyssomicin类化合物, 以及具有抗结核活性的brevianamide F。对一个MS100047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对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包括PKS,NRPS等共18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了挖掘。首次将CRISPR/Cas9应用于疣孢菌,进一步优化CRISPR/Cas9,实现对其基因组的高效率删除、插入和突变等。建立了细菌别构转录因子和CRISPR/Cas12a建新一代小分子传感和检测平台,简称CaT-Smelor。该技术不仅既能实现复杂发酵培养液的快速灵敏检测,也可用于临床疾病标志物和目标代谢产物的精确定量分析。为了确证疣孢菌中CRISPR/Cas9的关键作用,我们将以该技术为基础,结合调控因子改造、异源表达以及基因簇重构等方式,激活基因组中一个沉默基因簇,获得新颖活性化合物。在aby删除菌株中,abyssomicin类产物完全消失,这使得我们可以检测到野生菌株中产量低的新proximicin类化合物。利用链霉菌胞内TAGs在衔接初级代谢和聚酮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TAG动态降解(ddTAG)”工程策略。这一研究为深入揭示链霉菌中TAGs降解和聚酮类药物合成的代谢机制,进而充分利用可再生TAGs资源,实现聚酮类药物乃至其他次级代谢生物活性产物高效、绿色、智能的生物制造开辟了新思路。项目发表包括Nat. Biotechnol,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等在内的文章27篇,专利3件。在此项目的支持下培养研究生10人,博士后4人,本项目的工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项目主持人获得2017年第十一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考核优秀。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获得国际代谢科学大会以及第三届合成微生物学与生物智造暨第八届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展板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wo optimized antimicrobial peptide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ntibiotic-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两种优化的抗菌肽对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治疗潜力
  • DOI:
    10.1016/j.ejmech.2019.111686
  • 发表时间:
    2019-12-01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Li, Chunlei;Zhu, Chengguang;Zhang, Lixin
  • 通讯作者:
    Zhang, Lixin
阿维菌素的中国“智”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遗传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立新;文莹
  • 通讯作者:
    文莹
Brocaeloid D, a novel compound isolated from a wheat pathogenic fungus, Microdochium majus 99049
Brocaeloid D,一种从小麦病原真菌 Microdochium majus 99049 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化合物
  • DOI:
    10.1016/j.synbio.2019.09.001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Zhang Jingyu;Wang Zhenzhen;Song Zhijun;Karthik Loganathan;Hou Chengjian;Zhu Guoliang;Jiang Lan;Han Jianying;Ma Rong;Li Li;Zhang Lixin;Liu Xueting;Hsiang Tom
  • 通讯作者:
    Hsiang Tom
Genomics-guided discovery of a new and significantly better source of anticancer natural drug FK228.
基因组学引导发现一种新的且明显更好的抗癌天然药物 FK228 来源
  • DOI:
    10.1016/j.synbio.2018.10.011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Liu X;Xie F;Doughty LB;Wang Q;Zhang L;Liu X;Cheng YQ
  • 通讯作者:
    Cheng YQ
Harnessing a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capability of bacterial alloster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r sensing diverse small molecules in vitro.
利用细菌变构转录因子先前未知的能力在体外感测不同的小分子。
  • DOI:
    10.1126/sciadv.aau4602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Science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Cao J;Yao Y;Fan K;Tan G;Xiang W;Xia X;Li S;Wang W;Zhang L
  • 通讯作者:
    Zhang 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红花丝机械采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DOI:
    10.13427/j.cnki.njyi.2014.11.062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云;张立新;韩丹丹;陈建萍;付威
  • 通讯作者:
    付威
新型光伏材料Ag_2ZnGeS(Se)_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10.16136/j.joel.2020.03.04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顶;丁彦妍;张玉红;魏立明;郭秀娟;张力;张立新
  • 通讯作者:
    张立新
Multiple change-points estimation of moving-average processes under dependence assumptions
依赖假设下移动平均过程的多个变化点估计
  • DOI:
    10.1080/10020070412331344151
  • 发表时间:
    2004-08
  • 期刊:
    自然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立新;李云霞
  • 通讯作者:
    李云霞
变量施肥机下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DOI:
    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16.04.04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农机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家华;张立新;李振;李凯
  • 通讯作者:
    李凯
关于NA序列重对数律的几个极限定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数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立新
  • 通讯作者:
    张立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立新的其他基金

结核菌酪氨酸磷酸酶(PtpA)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对潜伏期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97366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小檗碱逆转多药耐药泵MDR1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3087312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