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cherichia coli O157:H7亚致死态细胞探究超高压与原儿茶酸协同杀菌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18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2006.食品加工与制造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t’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mbine ultra-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and bacteriostatic agent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UHP ster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on such synergistic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mostly focused on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yet there are very rare studies on its mechanism. Ou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not only can the sub-lethal cell revive, it also can respond to secondary stres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bacteriostatic agent etc. Based on this research foundation, we intend to use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to construct a sub-lethal cell model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research on such synergistic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Since sub-lethal cells are able to revive and can respond to secondary stress, we can analyze the changes of cell morphology, cell physiology, cell transcriptome, proteome etc. in depth. In addition, we can make a thorough, multi-level and multi-mode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main mechanism of such synergistic sterilization and bacteriostasis between UHP and protocatechuic acid. The theory above can not only provide a new research mode for exploring the synergistic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of UHP, but als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HP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超高压与抑菌剂协同是强化超高压杀菌效果的重要措施。目前有关这类协同杀菌技术的研究多集中于杀菌效果,而对于其杀菌机制的探索却极为匮乏。我们前期研究表明,亚致死细胞不仅具有可复苏性而且还具有二次胁迫(温度、pH及抑菌剂等)的响应性。基于此研究基础,本项目拟利用Escherichia coli O157:H7构建一种适用于研究超高压协同杀菌技术的亚致死态细胞模型。借助亚致死态细胞模型的可复苏性及二次胁迫的响应性,深入分析细胞形态、细胞生理及细胞转录组、蛋白组等的变化;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剖析,阐明超高压与原儿茶酸协同杀菌、抑菌的主要机制。上述研究可为探索超高压协同杀菌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模式,同时为超高压杀菌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为了解决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非热杀菌技术易诱导亚致死微生物产生,进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这一问题,本项目通过HHP技术和天然杀菌剂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的联合处理达到了完全杀菌的效果。本项目以Escherichia coli O157:H7为处理对象,构建了HHP和PCA诱导的亚致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复苏处理和联合杀菌处理,探究不同处理对微生物细胞造成的影响,同时利用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对亚致死机制、复苏机制和联合杀菌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涂布法分别构建了HHP和PCA诱导E. coli O157:H7亚致死模型,处理条件分别为400 MPa,5 min和1.25 mg/mL,60 min (37 ℃)。.2.HHP亚致死处理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去极化,细胞内容物外泄,形态破碎,细胞表面出现孔洞或凹陷,蛋白质二级结构改变;PCA亚致死处理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但对完整性无显著破坏,细胞内离子外泄,细胞表面皱缩、粗糙,核酸结构改变。.3.HHP诱导的亚致死细胞在适宜条件下会发生复苏,复苏效率和营养丰富程度呈正比,在复苏过程中细胞形态得到恢复,关键酶的酶活增加,细胞内蛋白质含量轻微增加,细胞内ATP含量大量增加。.4.HHP和PCA联合杀菌效果与联合处理顺序相关,HHP+PCA组杀菌效果更好。HHP+PCA和PCA+HHP两组分别在100、200 MPa条件下产生协同效应,当压力达到400、500 MPa时达到完全杀菌。HHP预处理可以帮助PCA进入细胞内部,通过嵌插和沟槽结合的方式和DNA结合。.5.根据转录组学结果,在复苏过程中,氧化磷酸化过程、脂肪酸合成过程和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被促进,肽聚糖合成过程无显著响应,表明复苏过程需要能量和蛋白质,细胞膜会先于细胞壁进行修复。.6.根据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结果,PCA对E. coli O157:H7的亚致死机制主要是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嘌呤代谢、脂肪酸代谢和膜脂质代谢受损,细胞会通过促进合成过程,抑制降解过程进行应答。HHP+PCA的联合杀菌机制主要是氧化磷酸化、DNA复制相关过程、肽聚糖生物合成和甘油磷脂代谢受损,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During Fruit Maturation and Ripening in Highbush Blueberry (Vaccinium corymbosum)
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Junyan Shi;Yuhang Xiao;Chengli Jia;Huimin Zhang;Zhilin Gan;Xinyi Li;Meiqi Yang;Yudong Yin;Guangqi Zhang;Jingyi Hao;Yulong Wei;Guoliang Jia;Aidong Sun;Qing Wang
  • 通讯作者:
    Qing Wang
Nanoencapsulation of zeaxanthin extracted from Lycium barbarum L. by complex coacervation with gelatin and CMC
明胶和 CMC 复合凝聚法纳米胶囊化枸杞中提取的玉米黄质
  • DOI:
    10.1016/j.foodhyd.2020.106280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Food Hydrocolloids
  • 影响因子:
    10.7
  • 作者:
    Jiaying Zhang;Guoliang Jia;Zhao Wanbin;Jiang Minghao;Yulong Wei;Jingyi Hao;Xiaolin Liu;Aidong Sun
  • 通讯作者:
    Aidong Sun
Evaluation of microbial,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flavor of blueberry juice after microchip-pulsed electric field
微芯片脉冲电场对蓝莓汁微生物、理化参数及风味的评价
  • DOI:
    10.1016/j.foodchem.2018.08.092
  • 发表时间:
    2019-02-15
  • 期刊: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Zhu, Ning;Zhu, Yue;Sun, Ai-dong
  • 通讯作者:
    Sun, Ai-dong
超高压对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损伤机理
  •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2.03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雨晴;郝静怡;吴傲;甘芝霖;孙爱东
  • 通讯作者:
    孙爱东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and ozone on microbial quality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antioxidant attributes of cabbage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评估超声波和臭氧联合应用对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微生物质量和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影响
  • DOI:
    10.1111/jfpp.1477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Traore Mamadou Bado;Sun Aidong;Gan Zhilin;Long Wei Yu;Senou Hamidou;Zhu Yue;Togo Jacques;Fofana Kankou Hadia;Sidibe Aboubacar Modibo
  • 通讯作者:
    Sidibe Aboubacar Modib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狮头鹅反季节繁殖技术
  •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15.10.01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家禽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阳希文;孙爱东;陈哲;施振旦
  • 通讯作者:
    施振旦
高压脉冲电场和热处理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健;张师;李路宁;孙爱东
  • 通讯作者:
    孙爱东
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雯暄;甘芝霖;陈爱亮;徐贞贞;孙爱东;李会
  • 通讯作者:
    李会
杨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反义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 DOI:
    10.13759/j.cnki.dlxb.2016.10.0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涛;赵树堂;卢孟柱;孙爱东;王延伟;贺伟
  • 通讯作者:
    贺伟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芮萌;孙爱东
  • 通讯作者:
    孙爱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爱东的其他基金

基于蓝莓多酚氧化酶(PPO)新型褐变体系探究温-压协同催化产物的抑菌机制
  • 批准号:
    32372370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菌体蛋白泄漏探究超高压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烯醇化酶致敏性的影响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菌体蛋白泄漏探究超高压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烯醇化酶致敏性的影响
  • 批准号:
    3217222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芯片脉冲电场对蓝莓汁中微生物的钝化机制及特征香气组分影响研究
  • 批准号:
    3147159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蓝莓花青素酰化产物的稳定性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27198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