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种内多样性及其生物防治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57205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负责人:
李亚宁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406.生物防治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星、张艳杰、沈凤英、乔丹娜、李华义、王成顺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寄主范围广泛,菌源复杂,菌株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转座子基因分型及其它种内遗传分化,对该病原菌多样性的研究是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前提。但目前尚未见对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多样性的系统性研究。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采自我国14个省市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菌菌株,从其形态分化类型、Flipper和Boty转座子基因分型、系统发育群类型、SSR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种内多样性分析,并分析灰葡萄孢菌菌株多样性与其致病力、抗药性及地域来源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对灰霉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枯草芽孢杆菌等不同生防微生物对葡萄灰霉病菌进行室内抑菌试验和生防菌的筛选,选择合适的生物菌剂开展葡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探明生防菌剂的田间使用技术等。
英文摘要
Grape gray mould blight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in grape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pathogen Botrytis cinerea Pers., whose host range is wide, has the complex source. Different strains have obvious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gene type, and other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t is a prerequisite of effective control of B. cinerea to study on pathogen diversity. But there is still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diversity of B. cinerea of grape hos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flipper and boty transposon types, phyl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SR genetic diversity of B. cinerea strains in China will be detected in this project. The relations between genetic diversities with its pathogenicity types, resistance types, and regional sources will b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Men-myco-93-63 which has good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B. cinerea, Bacillus subtilis, and other bioagents will be screened in laboratory, and the appropriate bio-agents will be using to control grape gray mold in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Biocontro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will be developed.
葡萄灰霉病是危害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在花期、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贮藏期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尚缺乏对葡萄灰霉病菌形态型、致病力、交配型、转座子基因型和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系统研究。本项目采集了我国葡萄主产区6个葡萄种植气候区的177个葡萄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形态型检测显示,37.29%为菌丝型,而62.71%为菌核型。菌株对红地球、马奶葡萄的致病力与其生长速率呈正相关。177个菌株都是异宗配合菌株,其中MAT1-1菌株90个,MAT1-2菌株87个,二者分布比例符合1∶1。转座子检测显示,86.44%的菌株存在Boty转座子,所有菌株可分为4个转座子基因型:transposa、Boty-only、Flipper-only和vacuma,且以transposa型菌株最多,占55.93%,其次是Boty-only型,占30.51%,只有6个菌株不含转座子。经Bc-hch基因PCR-RFLP分析,所有菌株都属于灰葡萄孢Group II。灰葡萄孢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与菌株来源、转座子基因型和形态型等的关系分析显示,大部分地区以RSS菌株为主,湿热区RRS和SSR菌株各占46.67%,4个转座子基因型中均以RSS菌株为主,菌丝型中,RSS菌株占57.45%,RRS菌株占23.40%,菌核型中,RSS菌株达到75.86%,而RRS菌株只有6.90%。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77个灰葡萄孢菌株出现167个多位点基因型,基因型多样性指数为0.9993,标准关联指数为0.0276,可以划分为两个遗传类群,固定指数(Fst)分别为0.4124和0.3577,存在极大的遗传分化。4个转座子基因型群体、6个气候区群体、14个采集地群体和13寄主来源群体中,均存在严重的遗传分化。我国与国外大部分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菌对比,均普遍含有转座子Boty,且以transposa型菌株最多,系统发育类群均以Group II占绝对优势。本项目筛选出枯草芽孢杆菌和玫瑰黄链霉菌对灰葡萄孢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效达到60%以上。本项目的完成,揭示了我国葡萄灰霉病菌的种内多样性,并筛选了生防药剂,为葡萄灰霉病菌种内多样性的研究和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8
期刊:Plant Disease
影响因子:4.5
作者:张艳杰;李兴红;沈凤英;许焕平;李亚宁;刘大群
通讯作者:刘大群
DOI:--
发表时间:2017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艳杰;沈凤英;许换平;李亚宁;刘大群
通讯作者:刘大群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植保导刊
影响因子:--
作者:李华义;孙艳春;牛杰;张艳杰;王成顺;李亚宁;何运转
通讯作者:何运转
DOI:--
发表时间:2017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艳杰;许换平;沈凤英;李兴红;李亚宁;刘大群
通讯作者:刘大群
DOI:10.13320/j.cnki.jauh.2016.0086
发表时间:2016
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华义;何运转;张艳杰;刘廷辉;李亚宁;刘大群
通讯作者:刘大群
双组分系统SRO293/294在玫瑰黄链霉菌拮抗疫霉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4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李亚宁
  • 依托单位:
玫瑰黄链霉菌抑菌活性代谢产物roflamycoin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
  • 批准号:
    319723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李亚宁
  • 依托单位:
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中nsdB等调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批准号:
    3117189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1
  • 负责人:
    李亚宁
  • 依托单位:
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遗传转化体系及其调控序列的研究
  • 批准号:
    3080073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8
  • 负责人:
    李亚宁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