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硬度和弹性的影响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0265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赵荣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18.中医针灸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沈黎、王建明、林忆平、俆梅、谢根东、吴向农、肖兵、陶静、唐忠宇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骨质疏松症危害巨大,其所导致的髋部骨折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研究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意义重大。健脾益肾强骨针法以足三里、肾俞、大杼为主穴,在前期的实验和临床中证实对骨质疏松有确切疗效,并在研究中发现健脾益肾强骨针法能明显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故拟以雌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应用去势术造模。检验造模成功后,施以健脾益肾强骨针法,与疗效确切的阿伦磷酸钠做对照。应用自制在体骨折高度测试装置,通过推下实验,以骨折发生的高度、机率和程度直接反映在体股骨整体骨硬度和弹性;应用力学实验机,通过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冲击、疲劳、断裂、松弛和蠕变等实验测定股骨各方向的材料常数、承载能力和强度极限等指标直接反映离体股骨硬度和弹性;通过股骨形态学测量反映股骨作为有生命的器官适应性力学结构的改变。研究足三里、肾俞、大杼对骨质疏松模型动物股骨受外力作用的影响,探讨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
英文摘要
按照任务书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完成所规定任务,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目的:研究“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对去势SD大鼠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6月龄SD大鼠在去势3个月检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成功后,被随机分成3个组: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和针灸组。针灸组针刺肾俞、大杼、足三里,每日一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个月;阿仑膦酸钠组每日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每日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每日与其他两组一样在相同的时间进行抓放。治疗6个月后,检测包括在体股骨最小骨折外力、新鲜股骨形态学、骨密度、骨力学性能(压缩、拉伸、剪切、三点弯)反映股骨的硬度和弹性的指标。结果:针刺组、阿仑膦酸钠组的在体股骨最小骨折外力明显大于对照组;针刺组新鲜股骨近端横径明显小于阿仑膦酸钠组和空白组;针刺组、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明显大于空白组;针刺组、阿仑膦酸钠组离体股骨的部分力学性能指标(如拉伸、剪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针刺肾俞、大杼、足三里6个月具有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骨折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促进股骨的形态适应、增加骨密度、提高骨的抗外力性能密切相关。(二)“健脾益肾强骨针法”与阿伦磷酸钠都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在体股骨骨折最小外力,但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与阿伦磷酸钠不完全相同。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和论文形式表现,发表论文2篇,已采用论文1篇,待发表(SCI)1篇。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培训相关人员1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取得学位1人,在培养7人。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骨质疏松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罗成斌;朱珠;蒋春彦;陈颖;李金艳;赵荣
通讯作者:赵荣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上海针灸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赵荣;陈颖;李金艳
通讯作者:赵荣;陈颖;李金艳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李金艳;陈颖;唐艳丽;赵荣 *
通讯作者:赵荣 *
基于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调控PGC-1α/ERRα1信号通路探讨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干预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赵荣
  • 依托单位:
逆针灸干预DMBA诱发SD雌性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1760896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7
  • 负责人:
    赵荣
  • 依托单位:
从肌纤维微结构及力学性能探讨健脾益肾强骨针法预防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156079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1.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赵荣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