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个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分子遗传和心电参数分析
批准号:
81160023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洪葵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204.心电活动异常与心律失常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胡金柱、颜素娟、陈静、曹玲玲、刘秀霞、熊琴梅、游春娇、申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半个世纪来,早期复极一直被认为是良性心电图改变。近些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提出早期复极改变有潜在的致恶性心律失常性。0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连载3篇文章,正式提出早期复极与心源性猝死(SCD)的关联,并与遗传相关。究竟如何区分良恶性早期复极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通过收集早期复极个体心电图等临床资料和血样标本,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发现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应用分子生物和膜片钳技术揭示其分子遗传和细胞电生理发病机制。结合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寻找识别良恶性早期复极的心电参数指标,同时进行随访研究。我们的前期结果已发现了对早期复极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有识别意义的心电图参数,并发现了新的致病基因。结合申请人及团队遗传性心律失常研究经历,开展本课题研究,为将来深入探索国人早期复极心电图特征和SCD的临床和基础相关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英文摘要
早期复极一直被认为是良性心电图改变。近些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提出早期复极改变有潜在的致恶性心律失常性,但早期复极与心源性猝死(SCD)的关联尚未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国人早期复极和SCD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遗传致病机制。在本国家基金资助下,本课题组严格按照国家基金管理条例,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期3年的研究已顺利完成,根据项目要求,我们收集了早期复极化个体临床资料及全血标本600例,基因筛查400例,发现基因突变2个及基因多态性(SNPs)8个。其中,我们收集到一个原因不明夜间猝死大家系,死者为包含先证者在内的5名男性成员,先后在睡眠中发生猝死,均处青壮年时期。通过候选基因测序筛查发现该家系1个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编码基因CACNA1C的杂合错义突变(Q1916R). 在家系中还筛查到已被报道的6个CACNA1C基因SNPs,分别为D812D, F1262F, T1787T, E1865K, T1870M and P1883P,以及1个SCN5A基因SNPs(R1193Q)。我们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致病基因CACNA1C-Q1916R新突变可能与该家系ERS致SCD相关。功能获得性SCN5A-R1193Q SNPs与本研究家系中早期复极致SCD发生无明显关系。早期复极家庭成员心电图中有致恶性心律失常性作用的复极化跨壁离散度参数指标(QTd和Tp-ed)增大,但与无ER表现的CACNA1C突变携带成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样本量有限是可能原因。其它所发现的CACNA1C基因SNPs(D812D、F1262F、T1787T、E1865K、T1870M和P1883P)无明显致SCD效应。本研究从一个高发青壮年男性SCD大家系,揭示了SCD的发生可能与ERS相关,为将来发现特异性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我们另外一项研究还揭示了早期复极化改变(ERV)在我国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和心电图导联分布情况,并在国内首次报道SCN5A 基因突变与我国人群(ERV)发生有关,V1181A-SCN5A 为新发现突变。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洪葵;胡金柱
通讯作者:胡金柱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洪葵;刘欣;胡大一
通讯作者:胡大一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5. 洪葵;李菊香;程晓曙
通讯作者:程晓曙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in a Patient With a Rare Loss-of-Function KCNQ1 Mutation
罕见 KCNQ1 功能丧失突变患者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DOI:10.1161/jaha.114.001526
发表时间:2015-01-01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影响因子:5.4
作者:Xiong, Qinmei;Cao, Qing;Hong, Kui
通讯作者:Hong, Kui
Cellular mechanism of the nonmonotonic dose response of bisphenol A in rat cardiac myocytes.
双酚A在大鼠心肌细胞中非单调剂量反应的细胞机制。
DOI:10.1289/ehp.1307491
发表时间:2014-06
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影响因子:10.4
作者:Liang Q;Gao X;Chen Y;Hong K;Wang HS
通讯作者:Wang HS
ACTC1基因突变通过抑制线粒体能量代谢致肥厚型心肌病的机制与药物干预
- 批准号:82030018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297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AnkB 基因新突变E1799K经增强IP3R表达致心电紊乱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3197104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类泛素蛋白FAT10稳定致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离子通道蛋白的机制与干预研究
- 批准号:81530013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274.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类泛素蛋白FAT10在肥厚型心肌病致室速中调控RyR2蛋白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8137028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0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3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特发性短QT患者心电参数、分子遗传和电生理关联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8107014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0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冠心病发生室速或室颤患者致病基因筛查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30760076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7.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洪葵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