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货币政策和资源配置: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贷款行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4030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307.金融经济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ver 2008-9 draws the attention of economists and policy makers to understand the risk taking behavior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re are comments suggesting poor managerial incentives are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owever, the managerial incentives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rely heavily on performance, but correlate less with risks. Such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s probably lead to systematic risk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Employing unique bank-level and loan-level datasets, we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do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s impact on bank lending behavior? Do they make banks take excessive risks? 2) China engaged in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w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hit and switched to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in the post-crisis era. Given the changing monetary environment, does the effect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s on lending behavior change? 3) How do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netary policies an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s affect credit allocation efficiency? Understanding these questions will help on better ban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making.
08年金融危机后,学界、商界和政界开始反思一个问题:不当的激励机制是否助长了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分担(Excessive risk taking),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而中国银行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仍是“重绩效,轻风险”,这让人担忧这样的激励机制是否会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埋下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银行层面(Bank-level)和贷款层面(Loan-level)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本课题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中国银行体系的激励机制到底如何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是否助长贷款行为的过度风险分担?2)尤其是比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紧缩-宽松-紧缩的过程。在不同的宏观货币经济环境下,激励机制对银行的贷款行为的影响是否发生变化?3)激励机制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厘清上述问题,为政府制定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结项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中国金融行业资源配置行为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和人们福利的影响。我们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全国所有商业银行省级层面近十多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及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从2006到2010年的所有商业贷款数据,从三个层面,即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对研究目标展开分析。首先,我们设立了一个新的宏观模型来考察一个国家不同区域间的消费风险分担,不同于现有模型,该模型不但允许跨省的风险分担,因为考虑到在发展中国家,省内可能还存在金融摩擦,该模型还允许在省内的消费风险分担。基于理论和实证模型,我们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消费分险分担水平下降,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并且,回归分析确认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到跨区的消费风险分担程度高低的因素之一,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福利水平; 其次, 我们利用银行层面的数据,发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度高的省份,该省的消费分险分担程度越高。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国有银行逆周期的贷款行为,平滑了经济增长波动,从而平滑了人们的消费波动,提高了人们福利。最后,利用微观的贷款数据,我们发现该国有商业银行确实有逆经济周期的贷款行为。但是在比较该银行在“四万亿”计划前后的贷款表现,发现计划之后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加剧,这可能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但是,我们发现该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始终是完全遵守商业化的逐利原则,并不存在资源错配。总而言之,国有银行的逆经济周期的贷款行为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及对人们福利的影响还是不确定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北方近57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传燕;王海军;李丹;张勃;刘艳艳;王亚敏;戴声佩;靳晓华;康淑媛;王兴梅
  • 通讯作者:
    王兴梅
3种含笑属植物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西部林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惠芬;司马永康;郝佳波;陈少瑜;韩明跃;李丹;徐亮;马婷
  • 通讯作者:
    马婷
基于逻辑规范的水系连通定义及分类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森林;毛玉鑫;李丹;梁斌;孙亚婷;谭安琪;潘志浩
  • 通讯作者:
    潘志浩
企业间知识库兼容性、知识转移与企业知识 创造绩效:双边关系质量的调节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丹;杨建君;赵璐
  • 通讯作者:
    赵璐
影响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应用的相关转运体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状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丹;吴杰;沈秉正;宋金春
  • 通讯作者:
    宋金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丹的其他基金

仿生靶向载体共递送YHC/AS协同光动力疗法抗结肠癌作用及逆转耐药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超细颗粒物与臭氧复合暴露下宿主微生物组对呼吸系统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237603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仿生靶向载体共递送YHC/AS协同光动力疗法抗结肠癌作用及逆转耐药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0503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金融全球化,经济增长与危机:来自中国历史的启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4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融全球化,经济增长与危机:来自中国历史的启示
  • 批准号:
    7227303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4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对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91643106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水环境中新兴污染物类抗生素效应(Like-Antibiotic Effects,L-AE)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1477024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患者特异性iPS细胞诱导生成的晶体细胞鉴定老年性白内障基因表达特征的研究
  • 批准号:
    8120066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