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磁场对双峰分布双模相变纳米液滴的协同操控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107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005.生物成像、电子与探针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travasation of cancer theranostic agents – phase-shifted nanodroplets from tumor endothelial gap due to EPR effect, and then get highly effective theranostics by activating the extravasated droplets to vaporize into bubbles within the tumor bed,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focused on studying: (1)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double-peak distributed SPIO-loaded bimodal phase-shifted nanodroplets, that can be synergistically manipulated by external focused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field; (2)a two-step ultrasound/magnetic manipulation method for the bimodal phase-shifted nanodroplets: (a)firstly, using magnetic force manipulation + ultrasound cavitation to enhance the extravasation of nanodroplets, i.e., the nanodroplets are forced to move close to the vessel wall by magnetic force, then apply focused ultrasound with lower intensity to acoustically vaporize only the nanodroplets with larger size to microbubbles, the cavitation effect that is accomplished with this process can further increase the endothelial gap, thereby, the smaller nanodroplets can penetrate the vessel wall guided by magnetic force and retain within tumor tissue; (b)secondly, using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to heat the nanodroplets retained in tumor bed and then using focused ultrasound to activate the nanodroplets phase transform to microbubbles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umor imaging or therapy.
为了促进作为肿瘤诊疗剂的相变纳米液滴透过肿瘤内皮血管间隙,并在肿瘤内被有效激发相变以实现对肿瘤的高效诊疗,本申请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设计和制备一种携载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可利用超声/磁场协同操控的具有双峰粒径分布的双模相变纳米液滴;(2)一种对肿瘤部位的双模相变纳米液滴进行超声/磁场协同操控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步:(a)第一步是外加磁场引导+超声空化增强外渗,即首先利用磁力引导使双峰分布的液滴均产生定向移动靠近血管壁,然后再施加较低强度的聚焦超声仅使其中粒径较大的液滴发生相变,相变后导致的空化效应可进一步促进扩大血管内皮间隙,从而促进未相变的小粒径液滴进一步在磁力引导下透过血管壁外渗到肿瘤组织内;(b)第二步是利用交变磁场加热+聚焦超声协同作用使已渗出到肿瘤组织中的双模相变液滴发生相变,从而真正实现肿瘤内的成像及图像引导下的释药和治疗等。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提高作为多功能肿瘤诊疗剂的相变纳米液滴靶向诊疗效率这个关键问题,从磁/声双模相变纳米液滴的设计制备和超声/磁场协同操控这两个方面入手,促使相变纳米液滴透过肿瘤内皮血管间隙进入肿瘤组织以增强EPR效应,提高诊治疗剂的浓度,并在肿瘤内被有效激发相变,以实现利用相变后的超声空化作用增强对肿瘤的高效诊疗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和制备携载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可利用超声/磁场协同操控的双模相变纳米液滴,可同时具有磁场操控的磁响应特性和声致相变的超声响应特性;(2)研究和发展促进经静脉注射的双模纳米液滴从肿瘤血管渗出进入肿瘤部位的超声/磁场协同操控方法,即利用磁吸和超声空化增强纳米液滴外渗;(3)研究利用超声使已渗出到肿瘤组织中的双模相变液滴发生相变实现肿瘤内成像及释药治疗等的方法,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目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成功设计制备了以磷脂为膜、分散有SPIO纳米颗粒的全氟化碳为芯的磁性纳米液滴(MPNDs),其具有良好的磁操控特性,可利用T2加权的MRI成像对其进行示踪;并可在一定强度的超声作用下发生相变成为微泡,其相变阈值可通过改变MPNDs中两种不同全氟化碳的比例来调节。(2)分别利用仿体和肝癌小鼠模型,证实了在外加磁场作用超过6小时后,MPNDs可有效地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并且磁/声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液滴的外渗。(3)进一步分别设计制备了携载大分子核酸、化疗药物和声敏剂等一系列多功能磁性纳米液滴诊疗剂,利用本项目的操控方法首先促进其进入肿瘤组织中,再进一步结合其超声相变特性及随后所产生的空化效应,实现基因/药物递送、产生ROS实现声动力学治疗等效果,达到肿瘤基因治疗、声动力学与化疗协同治疗等肿瘤治疗目的,体外细胞和活体动物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4)针对渗入组织中的相变纳米液滴,用ROI内的对比度增强效果评估对其超声相变激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发展了用于渗到组织中的相变纳米液滴的超声适形激活和监控成像方法,以实现图像引导下的相变纳米液滴药物控释。相关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参加国际会议交流5次,培养毕业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基于被动空化检测的兔腹主动脉空蚀损伤评价
  • DOI:
    10.15983/j.cnki.jsnu.2020.02.01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迪;黄继秀;宗瑜瑾;万明习
  • 通讯作者:
    万明习
ULTRASOUND-MEDIATED GENE THERAP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PRE-MICRORNA PLASMID-LOADED NANODROPLETS
使用预 microRNA 质粒负载的纳米液滴进行超声介导的肝细胞癌基因治疗
  • DOI:
    10.1016/j.ultrasmedbio.2019.09.016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Dong, Wei;Wu, Pengying;Zong, Yujin
  • 通讯作者:
    Zong, Yujin
Enhanced anti-tumor efficacy of hyaluronic acid modified nanocomposites combined with sonochemotherapy against subcutaneous and metastatic breast tumors
透明质酸修饰纳米复合材料联合声化疗增强对皮下和转移性乳腺肿瘤的抗肿瘤功效
  • DOI:
    10.1039/c9nr01691k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Wu Pengying;Sun Yue;Dong Wei;Zhou Huige;Guo Shifang;Zhang Lei;Wang Xiaobing;Wan Mingxi;Zong Yujin
  • 通讯作者:
    Zong Yujin
Plasmid-loadable magnetic/ultrasound-responsive nanodroplets with a SPIO-NP dispersed perfluoropentane core and lipid shell for tumor-targeted intracellular plasmid delivery
具有 SPIO-NP 分散全氟戊烷核和脂质壳的可负载质粒的磁性/超声响应纳米滴,用于肿瘤靶向细胞内质粒递送
  • DOI:
    10.1039/d0bm00699h
  • 发表时间:
    2020-10-07
  • 期刊:
    BIOMATERIALS SCIENCE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Dong, Wei;Huang, Anqi;Zong, Yujin
  • 通讯作者:
    Zong, Yujin
ROS-Responsive Blended Nanoparticles: Cascade-Amplifying Synergistic Effects of Sonochemotherapy with On-demand Boosted Drug Release During SDT Process
ROS 响应混合纳米颗粒:声化疗的级联放大协同效应与 SDT 过程中按需增强药物释放
  • DOI:
    10.1002/adhm.20190072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0
  • 作者:
    Wu Pengying;Dong Wei;Guo Xuyan;Qiao Xiaoyang;Guo Shifting;Zhang Lei;Wan Mingxi;Zong Yujin
  • 通讯作者:
    Zong Yuj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包膜造影微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备与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航空医学与医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宗瑜瑾;万明习;王素品
  • 通讯作者:
    王素品
包膜超声造影微泡次谐波特性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声学学报(in pres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宗瑜瑾;万明习;王素品;陈红;章国路
  • 通讯作者:
    章国路
新型多聚体微泡携带舒尼替尼抑制人肾癌GRC-1细胞生长及促凋亡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劼;苏海砾;宗瑜瑾;宋宏萍;张景瑶;段艳;张军;周晓东
  • 通讯作者:
    周晓东
利用加载有舒尼替尼的多聚体微泡实现超声介导的靶向药物运输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劼;苏海砾;宗瑜瑾;周晓东;张军;段瀚宇
  • 通讯作者:
    段瀚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宗瑜瑾的其他基金

肿瘤微血管内外微泡和相变液滴定位复合超分辨超声成像及其引导的液滴介导药物递送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可控空化内皮损伤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及其活体评价
  • 批准号:
    3147090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血管内膜超声微泡空蚀的局部可控易损斑块动物模型建立及活体评价方法
  • 批准号:
    3127100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深部稀疏微小血管及管内单泡超宽带超声灌注成像
  • 批准号:
    1070406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