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批准号:
3157113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负责人:
师保国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90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赵婧、周蔚、邢淑芬、康义然、王黎静、赵斐斐、徐丽、曹晓晴、贾砚晨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国家、地区乃至组织之间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促进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初步得到了一些支持性证据。但是,以往研究在结论上存在争议,缺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对于多元文化经验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其神经机制也有待探讨。据此,本项目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开,研究一采用横断研究、研究二采用纵向追踪设计,考查来华的海外留学生、赴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异地求学的大学生、以及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等四类被试在创造性方面的表现;研究三采用实验及问卷调查方法,考查经验开放性、模糊容忍性等与文化相关的个体因素对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四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多元文化经验促进创造性的神经机制。预期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关系,为二者提供重要的因果关系证据,同时还能够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儿童创造性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教育思路。
英文摘要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 of reform and openness in our country have created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in different nations and areas to acquire new cultural knowledge. More and more psycholog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 between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creativity, and got some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supporting this relationship. Though many studies inquire into this problem, for the moment there is very little research conducted based on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is field. And, conclusions from previous studies still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resent studies, based on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focus on the link between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creativity. In study 1 and 2,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on four kinds of participants by employing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design, such participants including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students from other cities, and migrant children from rural area in Beijing. In study 3,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moderate effect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creativity, such factors including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ambiguity tolerance. In study 4,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enhancing effect. These studies can provide more causal evidences for the link between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creativity, and contribute to enhancing students’ creativity in our schools.
伴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国家、地区乃至组织之间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关系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初步得到了一些支持性证据。但是,以往研究在结论上存在争议,缺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对于多元文化经验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其神经机制也有待探讨。据此,本项目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开,我们把多元文化经验界定为是个体在与他种文化的成员或元素进行接触时所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广义上多元文化不仅包括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文化,也包括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甚至不同学科领域的亚文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体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机会日益增多。针对这一状况,项目围绕创造性的内涵、个体与环境因素展开,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创造性的作用,并对其心理与认知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很多形式的多元文化经验都可能对创造性存在作用,这些经验的获取方式包括出国居住、双语习得、实验室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接触甚至是城乡多元亚文化的接触。在接触多元文化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适应和学习为个体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减少了功能固着现象,使个体更可能看到物体不同的、新颖的功能,并促进了不同观点和行为的无意识整合,从而提升了创造性思维。进一步的,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包括东西方文化、学科、性别、城乡环境等多种文化因素对个体的创造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与腹内侧前额叶——左侧舌回、腹内侧前额叶——左侧颞上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密切相关,显示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作用受到环境、心理、神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这些结果对于揭示创新思维产生的机制、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影响因子:--
作者:王黎静;王岩;师保国
通讯作者:师保国
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ray matter volume and verbal creativity
灰质体积与言语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
DOI:10.1097/wnr.0000000000000820
发表时间:2017-08
期刊:NeuroReport
影响因子:1.7
作者:Shi Baoguo;Xu Li;Chen Qunlin;Qiu Jiang
通讯作者:Qiu Jiang
DOI:--
发表时间:2019
期刊:人民教育
影响因子:--
作者:师保国;李乐
通讯作者:李乐
Different brain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a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
与艺术和科学创造力相关的不同大脑结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研究
DOI:10.1038/srep42911
发表时间:2017-02-21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影响因子:4.6
作者:Shi B;Cao X;Chen Q;Zhuang K;Qiu J
通讯作者:Qiu J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师保国;罗劲;邓小晴;徐海生
通讯作者:徐海生
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发展、交互与干预:基于行为和神经层面的双重证据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 批准年份:2024
- 负责人:师保国
- 依托单位:
闻新则拒还是闻新则喜: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评价过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师保国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